生育帮版权文章
本文由snsnb.com提供
本文由snsnb.com提供
普遍家庭觉得孩子是“生得起,养不起”。尤其是很多年轻人,恨不得想“躺平”,一个都懒得生,更别说三个了。抵触情绪好比,父母逼着你学习,你觉得是在给父母学一样,压根就不想去做。
作者的观点是“越是家庭条件一般的人,更应该多生孩子。这就好比风险投资,鸡蛋不能放在一个篮子里。"他还认为“孩子多,可以针对孩子的不同特质进行差异化培养教育,论概率总会有一个出息的”、”多子可以分担赡养老人的重担”、“兄弟姐妹多可以在家庭中引入竞争机制,让孩子学会竞争与合作”等等诸多言论。
说实话,如果我不是已经有了两个孩子,我还真有点被他“说服”了。
作为一名二胎宝妈,尤其是有了一儿一女后,好多人都很羡慕,说正好凑成一个”好“字。然而,听此言论,我也只是笑笑,个中滋味,还是得自己体会。
作为过来人,我发自肺腑地认为:与其有一儿一女,还不如有两个”臭小子“呢,为什么这样说呢?
01性别不同,孩子很难玩到一起
我们单位有位副总,每每提到他的三个儿子,都是哭笑不得。他们头胎是个儿子,本来想拼个”小棉袄“,谁知来了个”双棒“,心想,这里面大概率得有个闺女吧,生下来真是“惊喜”变“惊吓”,怎么又来了两个男宝?
都说”三个女儿一台戏“。那是你们没看到三个男孩的”破坏力“,尤其是年龄相仿,更是吃喝打闹完全在一个频道上。家里热闹的,时时在上演”奥特曼大战“。
其实,闹归闹。我还是蛮羡慕弟兄间这种穿开裆裤的”友情“的。虽然有他们在,噪音是大了点,但是妈妈省心啊,不用想着怎么和他”斗智斗勇“,如何陪伴。扔一边,和兄弟们玩去。
我家大宝和妞妞相差九岁,许是年龄和性别的差异,他们是完全玩不到一起的。本畅想着”哥哥护着妹妹、妹妹跟随哥哥“的画面,每次都被妞妞的哭声,大宝的挥斥声拉回到现实生活。
妞妞喜欢”探宝“哥哥的地盘,包括打开他的卡片盒,到他的床上,玩他的玩具,哥哥总是呵斥妞妞赶快离开。有时候还专门当着妹妹的面,吃雪糕喝冷饮,”眼馋“妞妞,被我们吵过后,朝妹妹扮个鬼脸就跑开了。
大宝有时候心血来潮,想抱抱妹妹,说:”来,哥哥抱。“妞妞一听,脸赶忙扭到一边,不搭理他。
上班之余,带着两个不同性别的孩子一天下来,真是比上班还累。吵大的、哄小的,时刻在崩溃的边缘徘徊,不得不说,一儿一女真是“太费妈”了。
文章来源生育帮
02养育女孩不容易 女孩和男孩的生理构造和心理结构不一样,注定父母在养育女儿的道路上要更辛苦一些。
①女孩需要”精养“。
这里面说得”精养“指的是女孩更需要妈妈”细心照料“。比如说小男孩尿完尿就没事了,小女孩还要清理一下,涂涂抹抹才可以。大宝小的时候,真是实现“自由”,真是“随心所欲”。妞妞就不可以,准备戒纸尿裤,还要操心她站着尿湿裤子,买个小马桶训练她如厕。总之,考虑的问题比较多。
前天在楼下,我看见一个五六岁的小姑娘,和一群小朋友玩,居然主动掀起自己的裙子,还说:“快来看我的小内内。”我赶忙过去制止她。估计是她的家长在平日的教育中,疏忽了。
女孩还要从小培养她的安全性意识,不能随便让人触碰”敏感“位置,也不能随随便便暴露隐私。小女孩在很小的时候,宁可穿着纸尿裤闷一些或者勤换着点小内裤,也最好不要在大庭广众之下穿开裆裤或者光着小屁股。
②女孩需要”富养“。
父母在物质上和精神上都要”富养“女儿。物质上”富养“女儿,让女孩见多识广,不至于一点物质诱惑就能”唬住“。精神上”富养“女儿,给予女孩更多的爱和尊重,让女儿”腹有诗书气自华“,在男性面前丝毫不胆怯,巾帼不让须眉。
如今,男女各顶半边天,女性不再是依附男性生存的”菟丝花“,而是”一株木棉“,是作为”树的形象和男性站在一起的。“
③女孩需要”涵养“。
无论社会如何发展,女性自身如何强大,其实在社会上不得不承认,女性在某种意义上来说,还是处于弱势地位的。
一般来说,女性容易吃四种“亏”——”职场的亏“、”吃坏人的亏“、”吃家庭的亏“:
在职场上,男性可以一路”平步青云“,在职场上大展拳脚。女性要想得到同等地位,往往要付出更多的代价,有的要放弃自己的婚姻、推迟自己的生育时间、甚至牺牲掉陪伴孩子的时间等等。
在家庭中,总是出现一些揪心的新闻,比如前两天看到一则视频,一名男士开车冲路边的黑衣女撞去,并且反复碾压两回。画面触目惊心,原来是一对夫妻准备离婚,丈夫怀恨在心,对妻子出此毒手。这种家庭暴力乃至“弑妻”行为屡见不鲜,让天下父母亲人揪心。
而社会上,对女性也不是很友好。拼事业,说你不顾家,全职在家,嫌弃你没身材、没工作。遇到各种欺凌,反而指责女性说是穿着太暴露,总之就是很多指责女性的声音不绝于耳。
在这样重重现实压力下,女孩更需要拥有强大宽阔的内心、海纳百川的气魄,擦亮眼睛辨别"渣男”,多读书、多学习,提高自身level,让自己结识更多优秀的人士,站得高、望的远,看到不一样的风景。
其实,不管是男孩,还是女孩子,都是父母的“心头肉”。
尤其对于妈妈来说,从宝宝在母体中孕育的那一刻起,妈妈就对肚子里的宝宝的性别充满了好奇和期待。我也是在两个宝贝十月怀胎的过程中,一路享受着“猜并快乐着”的体验。
直到宝宝出生的那一刻,其实,男孩女孩什么性别都无所谓了。只觉得只要孩子健康快乐就好。那一刻的心情,最纯粹。只是后来,随着孩子一天天长大,我们背离了初心,忘记了当时的愿意,原来是如此简单。
其实,最正确的三观是,生男生女都一样,教育才是最关键的。好的家庭教育,父母的率先垂范,可以让男孩更正义、担当,有责任感;让女孩更独立、有思想、有涵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