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由snsnb.com提供
生育帮版权文章
子宫内膜异位症是一种常见的妇科疾病,是有活性的内膜细胞种植在子宫内膜以外的位置而形成。本来内膜细胞应该生长在子宫腔之内,但因为子宫腔通过输卵管和盆腔想通,所以内膜细胞可以异位生长。目前对此病发病的机制有多种说法,其中被普遍认可的是子宫内膜种植学说。本病多发生于生育年龄的女性,青春期前不发病,绝经后异位病灶可逐渐萎缩退化。
(1)、月经疾病
尤其是月经周期缩短、月经频繁、月经量大、月经时间长、经期腹痛等。这些月经疾病增加了从输卵管道流向盆腔的经血的数量和体积。经期腹痛的患者,特别是腹痛严重的患者,由于血液中前列腺素的分泌增加,会引起子宫的强烈收缩,同时,经血随同子宫内膜碎片游离,增加了经血回流的机会。
(2)、忽视经期卫生
月经期间,盆腔充血,子宫敏感,收缩频率和强度增加,如果不注意情绪调节,过度兴奋、紧张愤怒、焦虑恐惧;过度劳累、剧烈运动、突然改变体位;尤其是月经期间,不避免性交;妇科不必要的内科检查,或过度挤压;月经期间使用阴道栓剂等都容易增加经血逆流的机会。
(3)、子宫位置不正
子宫的正常位置是前倾后屈,以利于经血的流动,如果子宫后倾后屈,特别是程度较大,容易造成经血流动不畅,积聚在子宫腔内,使子宫腔内压力增加,为经血回流腹腔创造条件。
(4),生殖器官的异常
生殖器官的异常包括先天性发育异常和后天性错误。先天性发育如子宫闭锁,阴道横隔,处女膜闭锁等。后天性可由人工流产、子宫及阴道手术、阴道用药等引起,在宫颈、子宫、阴道及阴道口形成粘连,经血不能排出体外,子宫腔内压力增加,导致经血倒流,进入盆腔。因此,凡患有原发性或继发性群发性月经的人,应及时检查和治疗。
(5)、妇科手术操作
多次人流手术可引起子宫腔内压力变化和子宫收缩,难以避免子宫内膜碎片和血液经输卵管进入盆腔。近年来剖腹产的增加,也增加了子宫肌壁、盆腔、腹壁和其他部位植入子宫内膜的机会。不严格遵守放置宫内节育器的规定,不及时处理术后并发症,会增加月经来潮的可能性。
1、红花黑豆汤
首先将30克黑豆提前用清水浸泡三个小时,然后将6克红花一起清洗干净放入锅中,加入两升水,大火煮沸10分钟,然后滤渣去汁,再根据自己的口味调入适量的红糖,每次喝10毫升。
2、河蟹炖鸡血藤
将鲜河蟹250克、鸡血藤30克放入砂锅中,加水半碗,用小火炖至熟透,再加入适量米酒炖10分钟,最后放适量调味品调味即可,此法具有温经、补虚、活血的功效,尤其适用于气虚或血滞引起的腹痛。
3、佛手苏木汤
将30克苏木和12克狐狸精一起放入锅中,加入适量的水,煮30分钟后加入10克玫瑰花,煮4分钟,滤渣取汁,然后加入红糖拌匀。玫瑰花有疏肝理气的作用,佛手能和胃调中,苏子能活血消肿,清热解毒。只要每天坚持服用,就能起到疏肝理气的作用,有助于辅助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
4、丹参三七鸡汤
把20克三七、10克生姜和三七、6克白芨一起用纱布包好,150克鸡肉洗净切块,一起放进锅里,大火煮开后加入调味品调味,一直用小火把鸡肉煮到烂。三七有活血化瘀的作用;丹参能养血活血;干姜能温中止痛,也能散寒气;鸡肉能补充人体的蛋白质。这种食疗方法具有理气止痛、散寒化瘀的功效,适合于子宫内膜异位症。
温馨提示
女性平时做好预防工作,经期注意保暖,预防感冒,避免重体力劳动,避免性交。减少人工流产次数,积极做好避孕工作。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不要总是生闷气,这样会扰乱免疫系统。女性应定期到医院进行妇科检查,一旦出现问题及时解决。
生育帮版权文章
绝大多数女性常常为妇科疾病而苦恼,它是影响到女性健康身体的幕后黑手,无论是在生活上还是工作上都受到影响。其中子宫内膜异位症是较为普遍的一种疾病,它属于一种良性疾病,不会危及到患者的生命安全,但是会给女性带来诸多的麻烦,那么,造成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原因有哪些?
序号 | 原因 | 具体介绍 |
1 | 发育异常 | 很多都是先天性因素导致,例如当女性子宫形态不正常时主要表现为后倾,经血就不容易流出,从而患上了子宫内健康膜异位症疾病。 |
2 | 月经失调 | 月经的正常与否能体现女性身体是否健康,倘若女性月经周围过频、经量过多时会增加经血从输卵管流入到盆腔中,从而更会增加患病的几率。 |
3 | 免疫因素 | 自身的免疫因素异常也是引起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原因,女性身体体质较差免疫力下降,导致病菌不断的侵入到体内,终引发子宫内试管婴儿新闻膜异位症。 |
4 | 妇科手术 | 在多次进行那个宫腔手术后难免会给子宫带来影响,使得子宫腔内的压力发生变化,从而引起子宫收缩导致子宫内膜碎片流动,诱发子宫内膜异位症。 |
5 | 各方压力 | 时代进步的,导致部分女性在工作生活上承受了很多压力,久而久之也会产生较大的心理负担,倘若长时间得不到释放时容易导致子宫内膜异位症以及患上其他疾病的可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