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管教原则:父母切勿过度唠叨,打造和谐家庭氛围

2023-09-15 10:23:07 作者:sn_yy 282人浏览

每个孩子都不喜欢被家长念,而爸爸妈妈总是希望自己能实现之前未实现的梦想,因此总是将自己年轻时的梦想寄托在孩子身上。所以,父母常常会不停地唠叨,这样不仅会让孩子更加叛逆,也会导致亲子关系问题。那么,如何正确地管教孩子,分享家长在过度对孩子进行唠叨的影响,有时候会出现逆反的心理?以下我们一起来关心。

一、为何家长总是唠叨

1. 过度关怀关爱

有的家长把孩子当成了永远长不大的小不点,事事不放心。对孩子事无巨细,关怀备至。天冷怕冻着,天热怕晒着,出门怕撞着,在家又怕上网,不断地叮咛加嘱咐,不厌其烦,没完没了。

2. 过高期望梦想

(1)孩子身上寄托了父母所有的希望,有的父母甚至要把自己年轻时未实现的梦想寄托在孩子身上,简单而理想化的位移。

(2)家长一发现孩子没有按照自己期待步骤去做,便会不自觉地开始苦口婆心地强化教育。

3. 错误观念思想

现在家长感觉孩子越来越不听话,言语教育根本不起作用,又没有更好的方法,于是错误地认为,遇到孩子不听话,一次不听就说两次,两次不听就说三次,只要自己多说几次,他们总会听进一些去吧。

二、父母唠叨的五大危害

1. 家长失去倾听

在许多时候,孩子的问题,往往是孩子天性的表现,不全是错误。如果家长不给孩子解释的机会,而是自己不停地说,那孩子那怕有满腹的话,在这种情况下也说不出来。

2. 没有尊重交流

一般情况下,给孩子适当的提醒是有必要的,可父母的无休止的唠叨,就等于变相的单方面指责,丝毫没有尊重和认同的意味。

3. 失去对家眷恋

孩子不是父母的附属品,唠叨不仅伤害亲子关系,也使父母的焦虑和压力延伸到了孩子身上。如果家长还像小时候那样管教孩子,只能加深亲子关系的裂痕。

4. 孩子没有自信

唠叨,某种程度上是家长不善于控制自己的情绪的表现,长此以往,父母的负面情绪就传递给孩子,他们会承受巨大心理压力,严重的会使孩子产生不自信。

5. 感觉到被控制

父母的絮叨,明显表现出占据了强势地位,孩子就算想说也没有招架之功,更别说有反抗了。孩子由于力量原因,可能暂时不会爆发,等到青春期来临,问题就会棘手。

三、父母如何不唠叨

1. 家长就事论事

对于孩子犯的错误,家长应当就事论事,犯的什么错就说什么错,哪次犯的错就说哪次的错,联想太丰富了只能让孩子觉得你太烦人、太唠叨。

2. 重话只说一遍

在对孩子说的时候,一定要突出重点,挑选有分量的话讲一二遍就可以了,不要对孩子反反复复地唠叨个没完,如果你对孩子没有把握,可以再给他解释一下其中的要点。

3. 考察事情大小

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有些事情是无关紧要的。家长应当学会把最主要的精力放在那些重要的事情上,应当学会照顾孩子的一些最核心的需求,不用所有事都千叮咛万嘱咐。

4. 成长需要等待

孩子的成长是需要一个过程的,不管是生活自理能力的提高,良好习惯的养成,还是文化知识的积累,都需要时间的历练,而且这个时间不会因为有家长的唠叨就可以缩短的。

文章来源生育帮

生育帮版权文章

本文由来自生育帮

文章来自www.snsnb.com网站

话题: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