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三聚氰胺事件导致中国大陆民众对国产奶粉的信心下降,外国品牌奶粉的需求急剧增加,推动了中国奶粉进口量的激增。许多父母选择在国外购买奶粉,并将其带回国内。这种现象引起了国外市场的关注,一些国家和地区采取了限购措施。
例如,2012年6月,美国Target和Walmart等大型超市发布了奶粉限购令,限制购买量在5至12盒之间。2012年9月,新西兰开始限购,当地部分超市实行“奶粉一人一次限购两罐”的限购令。然而,经过两个多月的整顿,新西兰政府最后又解除了限购令。
2012年10月,澳大利亚的大型连锁超市和药房也贴出了中文限购标识,规定每人限购3罐。同时,荷兰和德国的大型超市也进行了限购,每人限购量从1罐到3罐不等。
然而,2013年初,澳门特区政府宣布将优先接受澳门居民登记购买奶粉,以确保本地居民可以购买到奶粉。此外,香港政府计划修订《进出口规例》,规定成年人每人最多可带1.8公斤奶粉出境。与其它限购令不同的是,香港是通过修改法条来强制限购的,且香港一贯对进出口违规处罚十分严厉。根据香港特别行政区的《进出口(一般)规例》,违规者可判200万港元罚款和最高7年监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