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宝宝感冒时,咳嗽一声可能引发诸多问题。家长们总是担心宝宝生病,担心去医院排队。冬季医院排号不易,宝宝生病时,症状各异,痛苦又难过。对于1岁宝宝来说,他们应学会适应寒冷。1岁婴儿发烧时,可能出现皮肤发抖、四肢无力、口唇发紫等所谓寒冷反应。那么,宝宝发烧时,家长该如何应对呢?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发烧的物理降温方法。除了药物,我们还可以运用一些物理方法帮助宝宝降温。常用的方法有:
1. 酒精擦浴:过去常用的退烧方法,但现不建议给宝宝使用,因为酒精擦拭宝宝身体可能导致皮肤快速舒张和收缩,对宝宝刺激大,还有可能造成小宝宝酒精中毒。
2. 冰枕降温:用冰枕或冰敷额头降温,是许多家长经常采用的方法。但6个月以内的孩子不宜使用这种方式,因为小宝宝易受外在温度影响,使用冰枕会导致温度下降过快,让宝宝难以适应。
3. 温水擦浴:用37℃左右的温水毛巾擦孩子的四肢和前胸后背,使皮肤的高温(约39℃)逐渐降低,让宝宝觉得舒服。这时还可以用稍凉的毛巾(约25℃)擦拭额头脸部。
需要注意的是,在进行这些降温处理时,如果孩子有手脚发凉、全身发抖、口唇发紫等所谓寒冷反应,要立即停止。为什么呢?因为病源侵入人体后,体温都要升到一个相应的温度,这就是设定温度。降低设定温度是给孩子退烧的关键。因为设定温度若不改变,散热的同时,身体仍然会发动产热作用来达到目标体温。这时用冷水给孩子擦澡,企图通过散热来退烧,不但无效,反而让孩子发抖寒战,非常痛苦,所以必须先用退烧药物,降低设定温度,这时再辅助物理散热,体温才会真正降下来。
宝宝发烧39度,家长要注意孩子的精神状况。如果孩子发烧虽然高,但精神上好,服药退烧后仍能笑能玩,与平时差不多,说明孩子病情不重,可以放心在家中调养。若孩子精神萎靡、倦怠、表情淡漠,则表示病重,则应赶快到医院就医,以免耽误病情。
宝宝发烧时,应尽快送医院治疗:
1. 发烧时,体温忽高忽低,伴有惊厥; 2. 连续多天体温达到38℃以上; 3. 孩子皮肤发冷,嗜睡,异常安静,四肢无力,可能同时脸、手和脚都发红。
1岁宝宝发烧时,应给予充足的水分、补充大量无机盐和维生素、供给适量的热能和蛋白质,以流质和半流质饮食为主。具体可以参考下述食谱:
患病急性期:孩子食欲差,体温高,此时应以流质食物为主,如米汤、牛奶、果汁,绿豆汤等。
恢复期或退热期:可吃半流质食物,如营养米粉、肉末菜粥、鸡蛋羹等。
退热后:可吃些稀饭、面条、新鲜蔬菜等易消化的菜肴。
以上是小亲为宝妈推荐的小儿发烧宜吃的饮食清单,宝妈们不要错过哦~
生育帮版权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