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发热,人体体温并非恒定不变,受年龄、性别、运动与否、早晚、饮食等多种因素影响。一般来说,人体正常体温在腋下36-37度之间,37-38度为低热,38-39度为中度发热,超过39-41度为高热,超过41度为超高热。
引起发热的原因有很多,例如感染性发热,如细菌性感染(如扁桃体炎、败血症)和病毒性感染(如乙型脑炎、流感病毒);非感染性发热,如变态反应性疾病(如风湿热、药物热、疫苗反应)、结缔组织病(如红斑狼疮、皮肌炎)、大量组织坏死或破坏(如大面积烧伤、急性溶血、血管栓塞、白血病、恶性网状细胞增生症、何杰金氏病、恶性淋巴瘤等恶性肿瘤)、甲状腺功能亢进、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先天性外胚层发育不全、暑热症、脑出血等。
对于发热的患儿,应先进行紧急处理。在没有明确诊断之前,不要急于为幼儿退热。研究表明,发热时机体内的免疫功能优于体温正常时,包括新陈代谢增快、抗体合成增加和吞噬细胞活性增强。这些免疫功能有助于抑制病原体的生长、繁殖,有利于病人恢复。此外,不同病原微生物引起的发热的热度、热程、热型各有不同,可反映病情变化,作为诊断疾病、评价疗效和估计预后的重要参考。因此,采用药物强行降温可能产生副作用,挫伤机体自然防御能力,支持病原体的致病作用,导致病程延长,甚至因退热掩盖症状,延误治疗。正确的做法是立即带患儿去医院进行血液化验检查,根据检查结果,医生会告诉家长可能的原因。这样,家长就能知道孩子的具体状况,不必担忧。
生育帮版权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