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开始萌发自我意识后,常常在情绪不稳定时发脾气打人。当孩子打人时,家长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教育和引导方法呢?
首先,家长应该认识到打人是不被允许的行为,因为这会对孩子和他人造成伤害。然而,孩子打人的原因却是值得探讨的。例如,孩子可能因为语言表达能力差,情绪不稳定,寻求关注,或者因为生活变化等生理因素导致烦躁。
在这种情况下,家长可以暂时分开情绪激动的儿童,并采用“暂停”的方法,温柔地抱着自己的孩子,让孩子释放完自己的情绪后,耐心引导孩子表达自己的感受。同时,告诉孩子你的感受,让他知道他很生气、难受。
当孩子平静后,可以让他返回去继续和小伙伴玩、做游戏。此外,家长还应该为孩子提供一个可选择的替代攻击的方法,例如让他使用语言来表达不满。
总之,当孩子开始萌发自我意识后,家长应该引导孩子正确的行为,并避免过长的训导和体罚。与此同时,给孩子提供一个可选择的替代攻击的方法,让他用语言来表达不满。这样,孩子才能更好地学会与他人相处,形成正常的社会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