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小衔接班到底需不需要?哪些孩子更需要参加?

2023-10-03 10:12:53 作者:sn_yy 129人浏览
生育帮版权文章
生育帮版权文章

孩子是否需要上幼小衔接班,这是许多家长在选择孩子是否要上小学时非常头疼的问题。现在正是一年开学季,孩子刚刚从幼儿园毕业,家长们可能会疑虑:孩子是否需要上小学前的衔接班呢?

幼小衔接班的出现主要源于上世纪八十年代城市儿童迅速增长,当时民办幼儿园较少,很多孩子的入托问题无法解决。因此,政府采取了让小学办一些学前班,以解决部分幼儿的学龄前问题。可见,学前班的出现主要出于学龄前儿童分流的需要,并不包含有教育学意义上的衔接需要。

正方观点: 1. 没有上过幼儿园的孩子,或者是被老人带着,或者是被全职妈妈带着,他们的生活圈子比较小,大多是在小区里和固定的人群接触。因此,他们的社交能力不够,如果不上学前班的话,直接上小学的话,在和同学相处上,在和老师沟通上都会有明显问题。 2. 上过幼儿园的孩子在同学交往上问题不大,但幼儿园比较随意,没有学习任务,而且多以玩为主。孩子会把幼儿园的习惯带到学校来,容易自由散漫。如果在学前班进行将近一年的调整,孩子在上小学的时候,就适应起来比较快。 3. 大多数孩子是上学前班的,所以,一年的老师对0-10之内的数字认识,对于拼音的学习都讲的比较快。没上过学前班的孩子跟不上。甚至老师会认为不让孩子上学前班的家长是不负责任的,会要求家长在孩子下课后加紧补习。一上学就进入紧张状态的孩子很容易对学习产生厌倦。

反方观点: 1. 上了学前班的孩子进入小学后,发现老师讲的课程自己都会,于是就会放松学习态度,上课不专心听讲。但因为学前班的授课内容通常都是比小学内容浅一些,所以,孩子不认真听讲会导致孩子对知识的理解似懂非懂。 2. 学前班老师水平参差不齐,有些和学校的教案有出入。上了学前班的孩子已经有了先入为主的印象,要矫正起来,往往比教一个什么都不会的孩子更难。 3. 孩子从七岁左右上小学,从小学到高中就要十二年,上了大学就要上再多上四年。孩子在应试教育的环境中就常年与习题和试卷为伴,趁着孩子没上学之前让孩子玩个痛快,快乐成长才有意义。孩子上学前班的作用: - 学前班是为了预先感受即将到来的课堂学习方式,而不是去接受小学一二年级知识的提前灌输。 - 学前班是开启小学学习的前哨,我们现在在学校里也开这样的班级。 - 在他们的教学中,我就一再强调:要因需施教,每一个孩子需要多少、能接受多少,我们就给多少;不能全班一锅烩,更不能做一刀切的标准要求;不考试不评判,只观察只建议。 - 学前班最重要的工作是让孩子们渐进地适应课堂学习这个形式,并且争取能在其中找到乐趣——做到这一点,就很了不起了,学前班的任务就完成了。千万不要反其道而行之,浪费孩子的精力,也消磨了他学习的兴趣。

总之,孩子在选择是否上学前班的问题上,父母要保持理性的头脑,不随波逐流,做出您认为最妥当的选择。

本文由来自生育帮

本文由来自生育帮
话题: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