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孩子在医院座椅上打闹,男子教育获赞。11月26日,湖北襄阳。一段“熊孩子”在医院座位上乱跳被男子教育的视频引发热议。视频中,一群熊孩子在医院座椅上乱窜,有的还穿着鞋在座椅上乱踩,大概跳了十几分钟。一男子上前教育后,孩子们立马安静下来。当事人单先生表示,当时自己带着孩子去打疫苗,留观的时候见上述一幕,自己想着在公共场合这种行为很不雅观,便上前教育起来。
单先生的做法确实值得点赞。他不仅维护了公共场所的正常秩序,同时也给孩子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对孩子树立良好的公德心、提高个人素质,都起到了一定的作用。这样的“当头一棒”,或许可以影响孩子的一生。应当对单先生心存感激的,首先是获得“宁静”的当时在场的其他人。病人需要安静,去医院陪同看病的亲属,原本便心急如焚,也需要有个安静的环境。然后,是医院。医院从来都是个需要安静的地方,为患者和家属创造良好的就医环境,是医院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但我觉得,最需要感谢单先生的,是孩子的家长。孩子缺乏教养,最大的责任人是家长。如果孩子养成了不好的习惯,不止是影响他人的利益和公共秩序,甚至可能遗患终身。当时在场的其他人,肯定有不堪其扰者,但除了单先生外,无一人提出异议,更未对熊孩子出言制止和教育;医院方,也未有工作人员出现,及时制止扰乱秩序的“熊孩子”;至于家长,则任由“熊孩子”折腾,没太注意,也可能是虽然看到了却没当回事。对当时在场的其他人而言,或许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习惯了就好;对医院而言,或许是人手不足,没能在维护医院环境方面投入太多的人力和精力;对家长来说,也许是出于溺爱,也许是自己也缺乏足够的公德心和科学的教育理念,认为孩子闹腾一点没什么大不了。
好在,单先生站了出来,仗义执言,解决了问题。难能,方才可贵。该反思的人,有很多。最该反思的,是家长。公共场所需要讲公德,本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