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成长发育三大误区:婴幼儿时期如何避免?0-1岁关键时期,解决三大发育问题

2023-10-05 09:09:09 作者:sn_yy 112人浏览

生育帮版权文章

文章来源生育帮
本文由来自生育帮
文章来源生育帮

宝宝在婴幼儿时期发育问题一直牵动着妈妈们的心。如果你的孩子某一个阶段发育落后于其他孩子,可能会让妈妈们感到焦虑。但请记住,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独特的发育周期,这种事情没有固定的标准。每个家长都会有无数的话题,比如我家孩子会翻身了,她家孩子会爬了,甚至还有其他小事。此外,家长们还会比较谁家的孩子更聪明,或者所谓的“标准”。实际上,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有很多事情没有固定的标准。今天,我们来聊聊孩子婴幼儿时期最重要的三件事情。

1. 坐、爬、走:这是孩子发育迟缓的表现吗?很多妈妈担心自己的孩子迟迟还不能坐着、爬、走,认为自家的孩子比较笨。其实,孩子的生长发育有其自己的节奏,不需要过于担忧。从长期来看,动作发育是一个连续的过程,孩子首先会在床上趴着抬头,然后逐渐翻身、爬、坐、站、走、跑。这个过程通常是孩子单独一人慢慢学习的过程,如果一直抱着孩子,也会干扰孩子的锻炼。

2. 镜子中的世界:孩子对镜子中的世界产生特别的喜好,常常会看见孩子坐立在床上,对着梳妆台的镜子摆出各种各样的姿势。这种现象是帮助孩子学习动作的好办法之一。有一个词语叫揠苗助长,我们应当给孩子充足的时间,不要用标准框住孩子的成长,更不必和别人家的孩子互相比较。要耐心等待,尊重孩子的发育规律。

3. 孩子出牙晚:很多家长对书上的标准很担心。根据大数据显示,孩子在5个月前开始长牙的占10%、7个月前长牙的孩子占50%、10个月前长牙的孩子占90%,而最晚的甚至长达18个月。所以7个月没有长牙齿真的太正常了,爸爸妈妈们可以放宽心了。医学上,将1岁过后才开始出牙的儿童定义为“出牙晚”,其实出牙的早晚有很大程度与父母的遗传有关系。

4. 迟迟不说话:为什么自家的孩子说话这么晚?很多家长羡慕别人家的孩子怎么那么小就会说话,吐字也比较清晰。事实上,学说话确实是有语言天赋的,排除了先天性的因素,一般说话推迟时间在6个月以内的,都不必太担心。如果家里孩子不愿意说话,或者是说话不清楚,家长也应该反思一下是不是自己的教育方式出现了问题。比如从不诱导孩子说话,还怪孩子不叫人?或者生怕孩子说不好话,每次孩子发音出现误差,就打断纠正,这在很大程度上打击了孩子学习的积极性。

聪明的妈妈在教导孩子学说话的时候,往往会巧妙地“装傻”,诱导鼓励孩子把自己的需求说出来,然后才去满足。在双方的沟通之中,锻炼了孩子表达自己意愿的能力。和孩子一起学习,在孩子出现错误的时候,多些耐心,用正确发音附和孩子,而不是打断孩子的表达,才是更好的教育办法。

话题: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