赞许:激发孩子成长的催化剂

2023-10-05 10:19:42 作者:sn_lsj 133人浏览

这位中学生的话语让我想起了一篇关于她童年生活的文章。这位女性写道:几乎每个孩子都会挨父母的责骂和训斥,我也不例外。然而,我无法忘记我为什么挨骂,甚至有时会被打得很疼。然而,父母和老师的表扬,我却清楚地记得。

例如,当我刚上学不久时,妈妈有时会夸奖我回家就先做作业。听到她的夸奖后,每次放学回家,我都会先做作业,即使想出去玩,也会克制自己,只为听到妈妈的夸奖。另外,在小学三年级时,妈妈告诉我老师表扬我上课大胆发言,能承担工作。我为此感到非常高兴,从此发言更积极了,班级的文体活动我也积极参加。

可见,在一个孩子成长的过程中,夸奖孩子是非常重要的,能产生积极作用。儿童对自己的评价大多来源于周围人对自己的评价。如果周围人给他的评价是积极的、肯定的,那么他就会觉得自己能行,在生活中树立起自信心。反之,如果周围的人总是给他传递一些消极的评价,如批评、打骂等,孩子就会觉得自己一无是处,从而在心理上产生自卑感、无能感,甚至产生破罐子破摔的想法。

据调查,大多数的孩子缺少的不是批评,而是赞扬。如果作业做错了,被老师批评;考试没考好,被爸爸妈妈批评;玩的时间长了,被爷爷奶奶训斥……也有的父母会说,和别人家的孩子比,他差远了,怎么夸奖他呀?一表扬不就更骄傲了吗?

美国的优秀母亲苏珊在回忆录中讲述了一件小事,值得中国父母们借鉴。

有一次,我儿子吉米有些神色不安地把成绩单递给我。我知道他当然知道成绩单上是怎么写的:两个“甲”,三个“乙”,一个“丙”,他的历史科成绩得了“丙”!

我看到成绩单后,对他说:“吉米,你太棒了!”

吉米听了我的话,眼中有些闪闪发光。

“你看看你的成绩单,你得了两个‘甲’和三个‘乙’!”我把手放在吉米的肩膀上,安抚了一下,说,“我真高兴,你的成绩很好。”

吉米很快抱住了我,然后似乎有点尴尬的样子:“那,我能出去玩一会儿吗?”

“当然,任何人的成绩单上如果有‘甲’和‘乙’,都可以出去玩一个下午。”我笑着对吉米说。

“谢谢你,妈妈!”孩子高高兴兴地玩去了。

这时,一位在我家做客的年轻妇女很诧异,她说:“您的孩子成绩单上有一个‘丙’,可您什么也不说,一字不提,这是不是不负责任?”

我对那位妇女说:“不,那是我孩子的责任。如果我承担起他的责任,他就不会负责。要让他们乐于承担自己的责任。你已经看到,我儿子对他的‘甲’和‘乙’很高兴,他体验到了得到好成绩的结果:他和我都觉得愉快,他可以尽情玩一个下午,他今天不必做家务和家庭作业,今天对他来说是个特殊的日子。”

“那么,你如何处置孩子的那个‘丙’呢?”那位年轻妇女又问。

“我想,吉米已经发现他得到好成绩时,内心是多么愉快。因此,我想他也会希望历史科考试得到好成绩,我儿子做对的事情被挑出来赞美的时候,他会希望自己再做对某件事。”我对那位年轻妇女解释说。

从这位美国母亲的成功经验中可以发现,给孩子赞扬不能说些空话,而要关注孩子成长中的每一个闪光点,每一个进步。而且,更为重要的是,必要时父母还可以“忽略”一下孩子所犯的错误,要相信孩子不是故意犯错,更不要用放大镜来看孩子的缺点。

一般情况下,父母们常犯的一个错误是,当孩子做对某些事情时,父母觉得是理所当然的事情,而当孩子不小心做错了一点事情,父母就觉得孩子不努力,不是好孩子,因此大发雷霆。其实,父母的首要任务是把孩子做对的事情从平凡的生活中挑出来。

当然,父母给孩子的夸奖必须是具体的,越具体越好。如果你笼统地对孩子说“你真聪明”、“你真棒”,孩子听了以后会觉得很茫然,不知道自己到底好在哪里,也不知道自己怎样才能做得更好。而且,对于大一些、已经有了思考和判断能力的孩子来说,他们会觉得父母的话很虚伪,因而父母的话也不会起到很大的作用。

所谓“做对的事情”,是相对于孩子的既定目标而言的。当孩子完成了自己设定的目标,或者和自己相比有了进步,这些都是孩子做对的事情。哪怕你的孩子上次考了20分,这次考了21分,对于孩子来说,也是个进步。你不能因为孩子考试不及格就训斥孩子,而要看到孩子已经取得进步。如果父母总是拿自己的孩子和别人的孩子相比,就很难发现孩子在哪些方面是胜于别人的,因为“别人”是一个多数,你的孩子很难永远是所有人中的第一名,总会有人比自己的孩子强。

本文由snsnb.com提供 文章来源www.snsnb.com网站 文章来自www.snsnb.com网站
文章来源www.snsnb.com网站
话题: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