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的身高不仅受遗传影响,后天因素同样重要。为了让宝宝长得更高,我们需要关注营养、运动、补钙、睡眠等方面。以下是一些建议:
1. 营养:要均衡地给孩子提供蛋白质、锌、钙、铁等微量元素,如果孩子偏食、挑食,就容易长不高。
2. 运动:适当的运动可以促进生长发育,但过度运动反而会增加孩子的关节负担。跳绳是一种有效的运动方式,可以让孩子每天跳一次,每次十分钟,坚持为之。此外,篮球、羽毛球、游泳等都是很好的运动方式,家长最好帮助孩子养成热爱运动的良好习惯。
3. 睡眠:最好早睡,生长激素分泌最旺盛的时间是从晚上10点至半夜2点。家长要确保孩子每天保证八小时的睡眠时间。
4. 补钙:在孩子发育期(学龄前期)要注意补充钙质,因为骨骼发育需要钙元素的补充。此时,孩子可能存在偏食、厌食、钙质摄入量严重不足的现象,影响到骨骼中的钙质储备,这将直接导致孩子个头矮小、发育期身高增幅减小。
5. 突增阶段:在学龄期(10~16岁)和青春期(男性17~25岁,女性16~23岁),孩子会迅速长高。在发育期,每多吸收3万毫克的钙质,身高便可多长1厘米。此时,要保证孩子摄入足够的钙质,才能充分挖掘他们的长高潜能。
综上所述,我们需要在营养、运动、补钙、睡眠等方面下功夫,以帮助宝宝健康成长。同时,关注孩子的生长发育,及时发现并解决可能存在的问题。
文章来自www.snsnb.com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