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家长来说,大多会偏爱听话懂事的孩子,然而,过于听话和懂事会形成讨好型人格。这类的人格往往只是一味的讨好别人,那么这种讨好型人格是如何形成的呢?下面八宝网小编就来和大家说一说。
孩子为什么会形成讨好型人格?首先,孩子得不到肯定。在很多中国家庭中,父母通常会比较孩子与别人家的孩子进行比较。孩子往往在父母的心里得不到肯定,从而导致自卑。为了迎合父母的喜好,孩子会努力成为父母心中优秀的人。这过程中,孩子会削弱自己的想法和观点,尽管最终会成功,也只是在为父母而活而已。
其次,家长控制欲太强。很多家长为了展示自己的权威性,会加强对孩子的控制,只允许孩子按照自己的意愿行事。长期被父母安排的生活让孩子缺乏自主能力。讨好型人格的孩子看上去随波逐流,能与周围的人成为朋友。然而,由于缺乏主见,周围的人往往不愿意与这类孩子相处。时间长了,孩子在自我否定和被他人疏离中循环。
讨好型人格对孩子有哪些危害?首先,孩子会产生自卑心理。长期生活在父母阴影下的孩子不仅得不到父母的认可,也无法得到自己的认可。这样一来,对他的心理发育非常不利。在做决定时,孩子会认为自己的想法会受到他人的嘲笑,从而越来越自卑。
其次,孩子缺乏人际交往能力。长期附和别人想法的孩子看上去随波逐流,能与周围的人成为朋友。实际上,由于缺乏主见,周围的人往往不愿意与这类孩子相处。时间长了,孩子会形成恶性循环,在自我否定和被他人疏离中循环。
讨好型人格会给孩子带来什么?在“讨好者”的认知中,获得别人的认可与赞赏的途径只有讨好别人。讨好者内心与心态过于无力和空虚,他们从一开始就直接忽略了通过努力工作、取得成就、提升自己的能力等方式来得到别人的欣赏和认可。从这个层面上来讲,讨好者是很懒惰且不求上进的。他们就和那些幻想着通过买彩票发大财然后衣食无忧的人一样。在他们看来,讨好别人是获得别人认可的最容易的途径。
然而,这种廉价的认同与赞赏不过是用来填补他们内心一时的空虚和不安全感。因为廉价,所以来的容易,去的也快。醉心于追逐这种廉价的认同和赞赏,只会令讨好者越来越依赖和沉迷于内心的空虚得到暂时满足的假象之中而无法自拔。
总之,讨好型人格的孩子会陷入情绪和生活的恶性循环,越是在意别人对自己的看法,越试图通过改变自己去得到认可,越过得不开心。他们应该认识到,真正获得别人的认可和欣赏应该是通过自己的努力和成就,而不是简单地讨好别人。
生育帮版权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