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天,儿子拿着一颗刚刚掉落的牙齿,来到我面前,露出了一丝忧郁的表情。他小心翼翼地说:“妈妈,这是我掉下来的牙。”我漫不经地说:“掉牙很正常,别担心了,赶紧把它扔掉吧。”儿子歪着头,轻轻地说:“邻居家的宝宝掉牙时,祖母也说孩子掉牙也有讲究。掉牙埋在土里,掉下牙扔在屋顶上。孩子换的牙不歪,孩子长大后才有前途。”我笑着回应:“这些小事情,我现在已经不再关心了。”
然而,就在那以后,儿子开始变得有些反常。他整天躲着我,不愿与我交流。我开始以为他可能与别的小朋友闹了矛盾,而实际上,他对我已经产生了疏远的感觉。后来我了解到,儿子之所以变得消沉,是因为那次掉牙时,我没有给予足够的关心。他觉得我太在意他的事情了,却忽视了他内心的需求。
在那之后,我意识到了一个重要的问题。儿子关心的是我对他内心状态的关注,而不是我对他生活琐事的关心。为了让他重新找回快乐,我开始像朋友一样与他商量处理各种事情。他知道我心里有他,这让他感到无比的幸福。
如今,儿子已经逐渐摆脱了那段消沉的时光,重新找回了快乐。他告诉我,小宝掉上牙时,奶奶会拿着小铲子到外面挖个坑,把牙埋好。掉下牙时,奶奶则用红包把牙包好,放在一个高处。原来,他一直在关心着我,从未离开过他。
这段经历让我深刻认识到,孩子的内心世界是需要我们关注和倾听的。他们关注的是我们对他内心的关爱,而不是我们对他生活琐事的在意。我们要用心去关爱孩子,让他们在快乐的童年时光中茁壮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