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出生后,身体各方面功能尚未完全成熟。若护理不到位,宝宝很容易感染各种传染病。接种疫苗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让宝宝更健康地成长。那么,宝宝出生后应该接种哪些疫苗呢?接种时间顺序如何?
首先,我们来了解我国五种疫苗制剂,它们能预防七种传染病:
1. 卡介苗:可预防结核病,出生时接种,3个月后进行OT试验。若OT试验为阴性,需在出生后的3-4年进行复种。此后,每隔3-4年进行一次OT试验。
2. 乙肝疫苗:预防乙型肝炎,接种时间为0、1、6个月。
3. 脊髓灰质炎疫苗(糖丸):预防脊髓灰质炎(儿童麻痹症),接种时间为2、3、4个月,1.5岁、4岁。
4. 百白破三联混合疫苗:预防百日咳,接种时间为3、4、5个月,1.5岁。
5. 麻疹疫苗:预防麻疹,接种时间为8个月和4岁。
当宝宝到达接种时间时,父母应及时带宝宝去医院接种疫苗。接种后,宝宝可能会出现一些局部或全身反应。一般而言,这些反应会在2-3天内自行消退,无需特殊治疗。若接种后出现异常反应,如过敏、晕厥、休克、局部红肿持续扩大或高热持续不退等,应立即送医院就诊。
此外,还有一些其他疫苗,如乙脑疫苗可预防乙型脑炎;流脑疫苗可预防流行性脑膜炎;风疹疫苗可预防风疹;各种流感疫苗可预防各种流感等。这些疫苗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进行接种。
最后,请注意以下事项:在接种疫苗时,如果宝宝发烧、出现急性感染、心脏、肾脏、肝脏和神经系统疾病、活动性结核病,或之前曾有过疫苗过敏史,应暂停疫苗接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