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是由伤寒杆菌引起的全身性传染病,通常通过消化道进入人体。病菌污染的水、食物、手、苍蝇等都是伤寒的传播媒介。在伤寒患者中,2岁以下的婴幼儿较为罕见,6~12岁较为多见,而新生儿则很少发病。但当母亲感染伤寒时,可以通过接触传播给新生儿。
治疗伤寒时,饮食调理非常关键。饮食质量必须根据病儿的年龄、食欲、消化情况及粪便性质等因素来决定,一般以少食多餐、少渣为原则,以减少对肠道的刺激。例如,牛奶、豆浆、清肉汁、果汁、菜汁、蒸蛋羹以及稀粥、烂面、藕粉、饼、蛋糕、面包等均可食用。在粥或面中,还可以添加一些瘦肉末、鱼末、鸡末、菜泥等,但不应直接使用蔬菜,因为其中含有粗纤维。如果病儿出现腹泻,必须避免食用油,如吃去脂牛奶等,不可任意多给食物,以减少热能摄入。如果病儿的肠产气过多,应减少胀气的食物,如牛乳、土豆泥等。如果病儿的肠出血,应先禁食,由静脉输液来供给水分和营养,此时必须去医院就诊。根据出血情况的好转,逐步尝试给予水、糖水及温凉的流质饮食,逐渐转化为少渣的半流质饮食。这样食用约2周后,医师会确认病情已经完全好转,可以改为原来的饮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