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宝宝都会经历口腔期,这是正常现象。口腔期的宝宝喜欢将手放进嘴巴里,这是正常情况。如果口腔期不能得到满足,容易导致心理发展问题。当幼儿吸吮手指已经养成习惯时,家长们可以考虑让孩子戒除这个习惯。下面金乌孕梦网的小编为大家分享宝宝在口腔期如何应对吃手指,以及吃手指的好处、戒除方法等。
一、宝宝吃手指情况不同
1. 发展信号 2-7个月的宝宝吃手是智力发展的信号,父母不必担心。2-3个月后,宝宝会开始出现手的动作,并喜欢挥舞手臂和玩具。
2. 肌肉控制能力 当宝宝真正把手放在嘴巴里啃时,说明宝宝的运动肌群与肌肉控制能力已经相互配合。这是宝宝智力发展的一种信号,父母应该为宝宝的这个举动自豪。
二、幼儿吃手为心理发展
1. 口腔期不满足 2-3个月后,宝宝正处于口唇快感期,若吸吮得不到满足会影响身心发展。长大后容易出现咬指甲、吸烟等不良习惯,甚至容易产生脾气暴躁、心理焦虑、对人缺乏信任感等现象。
2. 镇定
宝宝喜欢将手放进嘴巴里,这属于正常状况。家长细心观察,会发现当宝宝感到不安、烦躁、紧张时,吃手会镇静宝宝的情绪。有的宝宝在浅睡状态时,会用吮手指来寻求自我安慰而重新入睡。
3. 自我安慰方式
吃手是宝宝成长过程中一种心理需求和行为,是宝宝一种健康的自我安慰的方式。在正常发育情况下,宝宝不会养成吃手的习惯,家长不必担心,也无需设法阻止。
4. 吸吮手指习惯
当宝宝到了8-9个月后,大多数会不再吸吮手指,仅有少部分宝宝会养成吸吮手指的习惯。该习惯在18-20个月时达到高峰。
知识家:约80%的宝宝在5岁前会自动放弃吸吮手指的习惯。
三、宝宝吸吮手指的危害
1. 造成牙间空隙
若在1岁左右吸吮手指的习惯未能改去,吸指处的牙就会萌生不足,导致上下牙之间有一个指尖大小的空隙。
2. 下颌前突畸形
宝宝不断地吸吮会使两侧面颊部收缩,使牙齿排列形成弓状变窄,上前牙前突。同时,手指的牵引也会引起下颌前突畸形。
3. 细菌感染
宝宝喜欢用手摸各种东西,若手较脏,手上的病菌在吸吮时进入了体内会引起各种疾病。爱吸吮手指的宝宝在长大后,会出现咬指甲,甚至爱吸烟等坏习惯。
4. 手指脱皮感染
常吃手指的宝宝,因为小手长时间浸泡在口水里,受到牙齿的压迫,而时间一久容易出现手指蜕皮、肿胀、感染、变形。
5. 容易产生紧张
如果宝宝形成了吃手的坏习惯,不仅影响宝宝的身体健康,也容易产生紧张、焦虑、自卑、抑郁等不良情绪情感,影响宝宝的心理健康。
四、消除小儿吃手的爱好
1. 正常行为模式
对于1岁以内的小宝宝来说,吮手指是一种正常的行为,就让他好好享受一下蜜手指的滋味吧,不用去阻止他。
2. 采用赞扬口气
两三岁宝宝的还在吮手指,可以采用赞扬的口吻对他说:“宝宝长大了,不吃手指了!”也可以告诉他:“手太脏了,不能放进嘴里,否则要生病的!”
3. 增加克服动力
再大一点的孩子,可以告诉他手指缝里有很多脏东西,甚或是可以和孩子一起查数据,看看手指缝里有什么脏东西,这样可以增加孩子克服这种坏习惯的动力和决心。
4. 观察出现时机
仔细观察孩子在什么时候比较容易出现这些行为,并给予帮助。如很多孩子咬指甲是在做作业有困难时,家长除了提醒以外还要在学习上给予帮助。
5. 增进亲子关系
有不少孩子是在看电视或无聊发呆时咬咬指甲,那么家长就需要花一点时间多陪陪孩子,与孩子一起做手工等,既能减少咬指甲,又增进亲子关系。
6. 让孩子手很忙
当发现孩子正在咬手指时,可以心平气和地拉出他的小手,然后陪他玩一会儿,让他小手忙得没功夫塞进嘴里。
7. 医院进行矫正
若在家无法帮助孩子把吃手的毛病改掉,可以带孩子到医院进行矫正。儿童口腔科可以采取很多措施管住孩子的不良习惯。
温馨小贴士
婴儿在口欲期是需要被满足的,如此才不致于造成长大后的心理不平衡及缺乏安全感。当然,也不能让吸吮手指成为长久的习惯。在纠正或帮助宝宝戒除吸手指的习惯时,应该循序渐进找对方法,千万不要因为太过紧张而导致宝宝产生心理压力。最重要的是,父母的态度不能操之过急,尽量不要把焦虑的情绪带给宝宝,先分析吸吮手指的原因,然后再对症下药,才能迅速有效地解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