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道叠的三大典型症状是什么?肠道叠是怎么引起的?如何治疗和预防?

2023-10-19 09:28:01 作者:sn_yy 173人浏览

文章来自www.snsnb.com网站

文章来自www.snsnb.com网站
生育帮版权文章

生育帮版权文章

肠道叠是一种常见的肠道疾病,尤其在宝宝发病时,会出现阵发性哭闹、呕吐以及腹部包块。肠道叠主要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种,而急性肠道叠多见于一周岁以下的宝宝。要判断宝宝是否患有肠道叠,需要了解其典型症状。肠道叠的三大典型症状为腹痛、血便和腹部肿块。肠套叠是指一段肠管套入与其相连的肠腔内,并导致肠内容物通过障碍。肠套叠占肠梗阻的15%~20%,原发性肠套叠多发生于婴幼儿,继发性肠套叠则多见于成人。绝大多数肠套叠是近端肠管向远端肠管内套入,逆性套叠较为罕见,不及总例数的10%。肠道叠的发病与气候变化较大的季节、婴幼儿的食物性质突然改变、食物过敏、腹泻等有关。小儿肠道叠的三大典型症状为腹痛,特别是急性阵发性的腹痛,可能伴有阵发性哭闹。血便是肠套叠最主要的症状之一,便血的发生对个人来说可能正常,但若治疗后一周内仍未有效,则需及时就诊。腹部肿块也是肠套叠的明显症状之一,可能在婴儿安静或熟睡时用手摸到。若出现这些症状,应及时就医。肠道叠的治疗一般采用非手术治疗,治疗周期为2-4周。治疗措施包括禁饮食、胃肠减压、静脉输液等支持及抗感染治疗。空气(钡剂)灌肠为首选疗法,成功率高达77%~97%。预防肠道叠的方法包括避免小儿腹部着凉、适时增添衣被、预防气候变化引起的肠功能失调、防止肠道感染、讲究哺乳卫生、不滥用驱虫药等。
话题: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