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护理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 合适室温条件:秋天气候干燥,室温应保持在24℃左右。过高或过低都可能对新生儿产生不良影响。若室温过低,可能使新生儿出现鼻子发堵现象,更严重时可能出现硬肿症。若室温过低,应设法使室内温度升高,并把暖水袋放在宝宝的棉被(或睡袋)外面,让小环境暖和起来。
2. 合适的衣着被盖:秋季应养成“薄衣”的习惯,逐渐适应到冬季。婴儿应比成人多穿1~2件衣服,以不出汗为宜。盖被(或包裹)不宜过紧过严,要宽松、适当。
3. 保持“肚暖”:肚是脾胃之所,保持肚暖是保护脾胃。冷空气直接刺激腹部,可能导致孩子肚子痛,损伤脾胃功能。中医认为,肚暖与免疫功能有关,保持肚暖有助于预防疾病。
4. 保持肛门清洁:每次新生儿大便后,都应用温水擦洗干净。婴儿要及时更换尿布。患儿用过的东西要及时洗涤并进行消毒处理,以免反复交叉感染。
5. 清洁幼嫩肌肤:秋冬季节,宝宝活动较少,出汗和皮脂分泌较少。因此,每天洗1-2次脸,水温接近体温效果就很好。对于不同月龄的宝宝,还需注意:3个月内大的宝宝,体内还有从妈妈那儿带来的激素,皮脂分泌还比较旺盛;3个月以后的宝宝体内激素下降,皮脂和油脂会有所下降,过度清洁会把起保护作用的皮脂洗掉,宝宝的皮肤容易出现干裂、痒等症状,不利于宝宝皮肤保护。
6. 保持天冷时的洗澡注意:天气变冷时,婴儿在洗澡时,可适当升高室内温度,动作要快,时间要短,水要准备多些,水温在40℃上下(37—43℃),10分钟以内洗完,迅速擦干、迅速穿衣,一般不会出问题。
7. 坚持母乳喂养:秋冬季节是呼吸道感染等各种疾病的多发时期,母乳中含有的抗体能帮助婴儿减少生病的可能。有条件的妈妈,一定要坚持给宝宝哺喂母乳。人工喂养的孩子,应吃去乳糖的奶粉,或1/2稀释牛奶;已添加辅食的孩子可吃稀粥或面条。
8. 补充维生素:秋季出生的新生儿,很快进入冬季,把宝宝抱出室外接受阳光浴的时间减少。因此,秋季要及时补充维生素D,出生后半个月即开始补充。秋天适宜的气候会使宝宝的机体逐渐恢复到良好的运作状态,食欲与消化功能自动调节到正常的水平。
9. 做好驱虫工作:人体内的寄生虫是危害身体健康的,对生长发育期的孩子影响和破坏力更大。寄生虫与人体争夺营养,诱发贫血,造成人体营养不良、发育迟缓等疾病,既影响宝宝的体格发育,又损害宝宝的智力发育。
总之,做好秋冬季宝宝肌肤的有效清洁工作,应选择功能比较简单、蕴含纯天然成分的护肤产品。天寒时新生儿洗澡时,要特别注意,确保宝宝在洗澡时不会出现任何问题。坚持母乳喂养对宝宝的健康非常重要。要随时补充维生素D,让宝宝度过一个健康的秋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