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急性感染性腹泻是什么?
新生儿急性感染性腹泻是一种由细菌或病毒引起的综合征,其特征为大便不成形,常伴大便次数增多、呕吐。腹泻的常见原因有多种,如解剖性、代谢性、酶性和炎性。虽然非感染因素可能导致新生儿腹泻,但感染仍然是腹泻的主要原因。
新生儿急性感染性腹泻的症状有哪些?
腹泻,大便每日3次,粪便的性状异常,可为稀便、水样便,亦可为粘液便、脓血。伴有恶心、呕吐、食欲不振、发热及全身不适等病情严重者,大量丢失水分引起脱水、电解质紊乱甚至休克。
大便外观(可与母乳喂养新生儿的正常大便相同)可提示致病菌。血性和粘液性便提示结肠炎,通常由致病性大肠杆菌(如EIEC)、沙门菌、志贺菌或空肠弯曲菌引起。相反,大量的水样便,甚至婴儿禁食时仍然持续则提示由肠毒素性细菌(如产毒性大肠杆菌(ETEC))或病毒(如轮状病毒)引起的分泌性腹泻。
脱水可以是轻度(≤病例的5%),仅表现为口腔粘膜干燥;中度脱水(病例的7%~10%),可表现为皮肤弹性下降,眼眶和囟门凹陷;重度脱水(≥病例的10%) ,常伴有低血容量性休克。
由于新生儿肾脏浓缩机制尚不成熟,通常直至脱水的晚期才表现出少尿、电解质紊乱和代谢性酸中毒。这些因素可能导致行为异常(如嗜睡或激惹)或其他少见的并发症(如心律失常,颅内出血和肾静脉栓塞)。
菌血症、败血症可能发生于由肠道病原体或正常肠道菌丛引起的胃肠炎(如沙门菌、志贺菌或空肠弯曲菌)的菌血症,并可引起败血症或局部感染。败血症的症状通常很轻微和无特异性(新生儿败血症)。
坏死性小肠结肠炎也是细菌性或病毒性胃肠炎的并发症之一。
文章来源生育帮 文章来源生育帮 文章来源www.snsnb.com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