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定义
蛔虫病是一种由蛔虫寄生于人体引起的疾病。若没有任何症状,则称为蛔虫感染。蛔虫病是小儿最常见的寄生虫病之一。
病因
蛔虫是寄生于人体内最大的线虫之一,体长约20-40厘米,形似蚯蚓,雌雄异体。受精卵随人粪便排出体外,发育成感染性虫卵。在3周左右,经过口吞入人体后,在小肠孵化成蛔蚴,然后经过肠管移动至心脏、肺、肝,最后回到小肠发育成虫。人体内的蛔虫少时只有一条,多时可达数十条或更多。
症状
孩子常喊肚子痛,尤其是在脐周部位。揉按后可缓解。孩子夜间睡眠易惊醒、磨牙和流口水。在小儿面部、颈部皮肤上常有淡白色近似圆形或椭圆形斑片,俗称“虫斑”。孩子的皮肤常反复出现“风疙瘩”。孩子有偏食表现,并喜欢吃一些稀奇古怪的东西,如泥土、纸张、布头等。孩子吃得多,易饥饿,爱吃零食,但总也胖不起来。
治疗
常用的驱蛔虫药有枸橼酸哌嗪(驱蛔灵)、左旋咪唑、阿苯达唑(肠虫清)和甲苯咪唑(安乐士)。驱虫应选择儿童健康状态下进行。一般情况下,一个疗程的驱虫药即可。
护理和预防
蛔虫寄生者是传染源。该病农村多于城市,儿童较成人多。感染性虫卵通过污染的手、食物、水果、蔬菜、生水等经口进入人体内。因此,搞好饮食和个人卫生,饭前便后洗手是预防本病的有力措施。
预后
多数患者预后良好,少数有合并症。若未及时诊治,会有生命危险。
本文由snsnb.com提供
文章来源www.snsnb.com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