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儿童性早熟的现象屡见不鲜。这种现象主要源于父母的教养方式。很多情况下,对孩子的疏忽往往导致不可弥补的后果,进而引发孩子心理问题。那么,如何发现儿童性早熟呢?金乌孕梦网的小编为大家详细分析了儿童性早熟的表现及其预防方法。
首先,性早熟是指女孩8岁以前,男孩9岁以前,出现与年龄不相应的第二性征,如周期性阴道流血、乳房增大、阴毛腋毛生长等,并伴有体格发育,如身高、体重、骨骼的增长的现象。那么,性早熟的孩子为何长不高呢?青春期是青少年生长发育的重要阶段,是由儿童到成人的过渡时期。这个时期由于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的影响,人体的外部形态、身体机能、心理、智力、思想、意志、行为等方面都比儿童时期有明显的变化。通常在正常情况下,女孩在十一二岁时才会进入青春期,出现乳房发育、来月经等第二性征发育;男孩则在十三四岁时开始进入青春期,出现胡须生长、睾丸发育等第二性征。
然而,现在儿童性早熟的现象越来越普遍,导致青春期提前。在我国,儿童性早熟的就诊率逐年上升,有的孩子年龄仅13岁,但由于性早熟导致骨龄超前,身高生长潜质微弱。
那么,如何预防儿童性早熟呢?首先,父母一定要管住孩子的口、眼、手。在口方面,可入药的大补类食品如冬虫夏草、人参、桂圆干、荔枝干、黄芪、沙参等中医指出,越是大补类的药膳,越易改变孩子正常的内分泌环境,造成其身心发展不平衡。此外,禽肉中的“促熟剂”残余主要集中在家禽头颈部分的腺体中,因此,吃鸡、鸭、鹅的颈部,就成为“促早熟”的高危行为。反季节蔬菜和水果,如冬季的草莓、葡萄、西瓜、西红柿等,春末提前上市的梨、苹果、橙和桃,几乎都是在“促熟剂”的帮助下才反季或提早成熟,一定要避免给幼儿食用油炸类食品,特别是炸鸡、炸薯条和炸薯片,过高的热量会在儿童体内转变为多余的脂肪,引发内分泌紊乱,导致性早熟。
在眼方面,现在很多电影、电视、影碟、书刊中有不少涉及性内容的镜头和文字,孩子们经常耳濡目染这些内容,会使他们大脑中调节青春发育的神经中枢提前启动,使孩子们性开化提前。此外,家长长期给孩子打扮得过于成人化,也会导致孩子性激素分泌增多,出现性早熟现象。
总之,预防儿童性早熟需要从多方面入手,家长要管住孩子的口、眼、手,避免过度摄入大补类食品、油炸类食品等,同时要关注孩子的心理变化,引导他们正确面对青春期。只有这样,才能让儿童健康成长,远离性早熟的困扰。
文章来自www.snsnb.com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