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感染幽门螺旋杆菌症状及检测方法

2023-10-25 09:32:21 作者:sn_yy 158人浏览
本文由来自生育帮

孩子感染幽门螺旋杆菌后,该怎么办?感染严重吗?感染幽门螺旋杆菌呈阳性严重吗?怎样才能根除幽门螺旋杆菌?

针对孩子感染幽门螺旋杆菌的问题,八宝网小编为大家提供了相关问题的解答。幽门螺旋杆菌感染儿童,有无症状携带者和严重感染两类。感染儿童可能表现为慢性腹痛、食欲下降、恶心呕吐、嗳气、反酸、呕血、便血、营养不良、便秘以及早饱等各种上消化道症状。感染儿童中,幽门螺旋杆菌呈阳性并不一定会进展成胃癌,我国是幽门螺杆菌感染大国,一般人群中幽门螺杆菌感染率高达40%~60%。根据国际癌症机构最新统计,我国的胃癌发生率居所有消化道肿瘤最高,达到22.7/10万。我国胃癌高发区的成人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率在60%以上,也表明幽门螺旋杆菌感染与胃癌的发生有一定关系。

尽管幽门螺旋杆菌与胃癌的发生关系密切,但并非所有感染了幽门螺旋杆菌的人最终都会发生胃癌。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通常要经历Hp相关性胃炎→萎缩性胃炎→肠化生→不典型增生(或上皮内瘤变)→早期胃癌→进展期胃癌等多个阶段,也称为胃癌发生的“Correa”,因此,只要在早期胃癌发生之前,根除Hp就是有益的。但也有研究表明,根除Hp在肠化生阶段之后,不能逆转已经存在的肠化生和内瘤变,但是,对于萎缩程度的减轻有一定作用。

从这一点来说,根除Hp越早,对于预防胃癌就更有意义。儿童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特点在发展中国家,多数幽门螺旋杆菌感染者是在儿童期获得的,也就是说对于通过各种途径或方法检测出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的成年人,其中多数都是在儿童期就已经感染了幽门螺旋杆菌。我国目前儿童青少年的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率大约在30%-40%左右,而我国的共识中不建议对14岁以下儿童常规进行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的检测和治疗。

儿童感染幽门螺旋杆菌症状及检测方法

生育帮版权文章 文章来源www.snsnb.com网站

儿童幽门螺旋杆菌感染具有以下一些特点:1 儿童感染者发生严重疾病的几率很低(如消化性溃疡、胃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在中国的关于幽门螺杆菌感染的诊疗指南中,只有消化性溃疡病和胃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两种疾病是被强烈推荐的幽门螺杆菌感染根除治疗指征,而这两种疾病主要发生在成年感染者,儿童感染者发生这些严重疾病的几率是非常低的。2 幽门螺杆菌根除后再感染率可能较高。成年人如果真正根除了幽门螺杆菌,其再感染率是很低的,一般多在2-4%左右;而儿童由于是易感人群,其幽门螺杆菌被根除后的再感染率可能会明显高于成年人的再感染率。3 儿童感染者,在其生长发育过程中,其感染的幽门螺旋杆菌有一定的自发清除率,大约在10%左右。4 儿童服药依从性差,容易导致治疗失败及继发细菌产生耐药性。5 儿童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治疗中可供选择的抗生素有限,且容易发生药物不良反应。一些可以用于成人幽门螺旋杆菌治疗的抗生素常不宜用于儿童,如左氧氟沙星、呋喃唑酮、四环素,使得儿童的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治疗由于药物选择的限制而非常困难。儿童由于各器官系统还在发育过程中,也容易对各种药物发生不良反应,尤其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的治疗需要联合多种药物治疗,更容易导致儿童在治疗幽门螺旋杆菌感染过程中发生药物不良反应。6 有研究显示,儿童期感染幽门螺旋杆菌,有可能降低人体发生过敏性疾病的风险(如过敏性哮喘)。现代社会,过敏性疾病及自身免疫性疾病发生率越来越高,其原因被认为可能与“卫生假说”有关,即随着社会环境卫生水平的提高,人体在生长发育过程中,由于受到各种微生物、寄生虫等的感染风险降低,使得人体的免疫系统不能得到刺激和锻炼,从而导致了这些疾病的发生率增加。中国有句古话“不干不净,吃了没病”,可能并非没有道理。

文章来自www.snsnb.com网站
话题: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