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胆红素生成过多:红细胞破坏较多:在孕妇子宫内,胎儿处于低氧环境,红细胞会代偿性增多,但寿命较短,出生后血氧含量逐渐提高,过多的红细胞会迅速被破坏。
2、血红素加氧酶含量较高:在生后7天内,血红素加氧酶含量较高,产生胆红素的潜力较大。
3、肝功能不成熟:1、肝摄取胆红素能力较弱:肝细胞内Y、Z蛋白含量不足,导致肝对胆红素摄取不足。2、肝结合胆红素功能不佳:肝内葡萄糖醛酸转移酶含量较低且活力不足,形成结合胆红素的功能不佳。3、肝排泄胆红素功能不佳:排泄结合胆红素的功能不佳,易导致胆汁淤积。
4、肠-肝循环特点:新生儿出生时肠道内正常菌群尚未建立,不能将进入肠道的胆红素转化为尿胆原(粪胆原)。
一、生理性黄疸:通常足月儿在出生两天后,就可以通过肉眼观察到皮肤稍显黄染。在3-5天内,黄疸指数会达到高峰,7-10天后,黄疸指数逐渐降低,此时黄疸指数(血清胆红素值)一般不超过15mg/dL,属于正常范围。
二、病理性黄疸:病理性黄疸的原因繁多,如早发性黄疸、溶血型黄疸等。足月儿和早产儿的黄疸标准不尽相同。若新生儿在出生24小时内就发现黄疸,属于早发性黄疸;黄疸指数突然升高,一天增加5mg/dL以上,属于溶血型黄疸;黄疸指数升高至15mg/dL;黄疸持续时间过长,超过两个星期,需要密切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