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传统观念认为父亲应该是家庭中承担更多责任的角色,母亲则承担更多的家务和照顾孩子。然而,这常常导致孩子在成长过程中缺乏父爱,从而心理不健全。那么,父亲在教育过程中扮演了什么角色?他对中国孩子的成长有什么影响?亲子关系能否教育好孩子?以下,金乌孕梦网的小编将为大家分享父亲对孩子的影响,并探讨如何解决中国教育中父亲缺失的问题。
在这个故事中,一位外籍爸爸在国外,总是准时陪伴孩子。他在街头常见男人抱孩子、带孩子、嬉戏玩闹。而在我国,父亲陪伴孩子、参与孩子教育的意识仍处在缺失的状态。南都都市报曾调查了426位6-15岁之间的深圳中小学生,询问他们对父亲的满意度。调查结果显示,超过70%的人透露父亲每天几乎没时间陪伴自己,而62%的孩子声称父亲陪伴自己平均每天不超过1小时。父亲的陪伴,却是这个时代的稀缺品。
心理学研究表明,婴儿在很小的时候就能够感知到父爱。在家庭教育中,父亲参与的越多,孩子越聪明,长大了也更容易成功。家庭也会更幸福。相反,缺少父亲的陪伴,容易导致孩子焦虑、孤僻、优柔寡断等性格。
曾担任国家乒乓球总教练的刘国梁,他对女儿的陪伴和教育就常常被人们称赞。他从不曾缺席女儿的成长,甚至经常可以看到他在高尔夫球场陪伴女儿练球。他甘愿为她当球童,帮助她进步。刘国梁的女儿在6岁时已经夺得世界高尔夫锦标赛的世界亚军,为祖国争了光。
米歇尔也表示,奥巴马非常重视和孩子相处的时光,即使在长达数十个月的总统竞选中,他从未放弃陪伴孩子这件事情。他认为,做父亲虽然辛苦,但回报良多,不仅让孩子感受到幸福快乐,还促进了父子(女)之间的感情。同时,他也能享受到孩子给予他的那种无比纯真的信任感和崇拜感,这才是作为一个父亲应该感到自豪之处。
每个当爸爸的人都应尽可能抽时间陪伴孩子,享受美妙时光。并不是只有丰富的物质条件才能满足孩子的教育和成长,父亲这个角色所给予的爱和陪伴,是任何人、任何物质条件都无法取代的。在对孩子性格养成、独立意识、体能发展甚至是语言发育等各个方面的培养,父亲的爱和陪伴都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父亲的用心陪伴,更能让孩子赢在起跑线上。父亲陪伴意识最好从孕期开始养成。父亲在孕期就开始承担父亲的角色,在孩子长大之后才参与进来的,其实不然。在孕育宝宝的过程中,就应该让父亲有参与感。
此外,父爱是孩子成长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刘国梁对女儿的陪伴和教育,让他成为了奥运冠军的母亲。米歇尔也透露,奥巴马非常重视和孩子相处的时光,他甚至在总统竞选期间从未放弃陪伴孩子。刘国梁认为,作为父亲,陪伴孩子是一种幸福和自豪。
最后,温馨小贴士致父亲:“十年以后,你不会因为少做了一个项目而遗憾,但你会因为没有多陪孩子一个小时而遗憾。”父亲陪伴孩子的意识要越早养成越好,日后才能水到渠成的参与到教育中来。请珍惜与孩子的时光,陪伴孩子成长。
本文由snsnb.com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