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长得不好,生长缓慢,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营养摄入不足。很多家长在母乳喂养的同时,还额外添加奶粉喂养,为了宝宝的营养更加全面。那么,宝宝长得不好需要额外加奶粉吗?
首先,我们来看辅食摄入是否充足。根据宝宝的喂养情况,我们可以考虑以下三种情况:进食量绝对不足、进食量相对不足和奶吃得不够。
进食量绝对不足,宝宝偏食挑食、食欲差、吃得很少。这种情况下,宝宝体重长得不好,家长可以直接找到原因。进食量相对不足,简单来说,就是宝宝看上去吃得不少,但实际吃下去的量并不多。
造成进食量相对不足的原因是,家长给宝宝制作辅食的方法、辅食食材搭配等方面可能存在的问题。例如,米粥熬得时间越长,粥看起来越黏稠,实际上可能因为熬粥的米做成软烂的饭,宝宝实际吃下去的量并不多。
此外,搭配不合理也会造成进食量相对不足。例如,这种搭配对于成年人来说是健康不易发胖的饮食结构,但对于生长发育阶段的宝宝来说,恰恰需要“长体重”。如果按照成人的饮食习惯给宝宝安排饮食结构,就很可能导致孩子出现进食量不足的情况。
除了饮食问题,进食习惯也不可忽视。宝宝边吃边玩,或者吃饭时注意力不集中,进食量也会受到影响。
总之,家长要仔细观察宝宝的情况,如果宝宝是因为进食量不足、偏食、不认真吃饭等原因导致体重下降或增长不好,可以通过纠正宝宝的进食习惯、增加辅食的摄入量、调整辅食的食材搭配等方式来帮助宝宝追上体重。
对于1岁以下的宝宝,每天奶量约为600ml,并且在保证奶量的同时,还要至少添加2顿辅食。辅食食材的选择要尽可能覆盖到蔬菜、水果、肉类,做到营养均衡。如果宝宝辅食吃得很好,我们就可以考虑宝宝的奶量是否足够。
如果宝宝的奶量不够,家长可以考虑给宝宝添加奶粉。同时,我们也要关注宝宝过度喂养的问题。过度喂养的宝宝体重增长较快,并时常伴有食物反流和肥胖的问题。
总之,宝宝长得不好需要额外加奶粉的情况并非绝对。在宝宝成长过程中,家长要根据宝宝的具体情况,合理调整饮食结构,确保宝宝摄入充足的营养,促进宝宝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