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个小学一年级的小男孩,他与爸爸的关系不太好。这个男孩有自我控制能力较弱、专注力短暂性的ADHD。在日常生活中,他经常因为一些琐事与爸爸争执。每次用餐时,他也不愿意吃饭,四处跑动,而爸爸却生气地大吼:“快用餐!”孩子一担心,就放弃了工作,逃跑了。爸爸一直气得摔桌椅、摔东西,把家中弄得乱七八糟。这种事情每次用餐时都会发生。而妈妈却对这种事情不加劝说,只带着另一个孩子躲进屋子里。
目前为止,我治愈了许多ADHD患者,但很少有像这样严重的。孩子来的时候坐立不安,四处摸索,爸爸正与我闲聊,看到孩子这样,立刻大吼:“住手!”孩子好像没听见一样,仍然四处探索。爸爸生气了,伸手打孩子,威胁说:“你要再这样下去,我就自残!”孩子说:“你是否控制不住情绪啊?”爸爸说:“没错,但大多数的父亲也不是这样的。我们不能用这样的眼光看待孩子,否则孩子无法过上幸福快乐的生活。你可以试试去查验一下自己和孩子是否都具备这样的身体素质,或许可以接纳自己。数据显示,许多ADHD患者,只要得到良好的后天性抚养,就能摆脱大部分疾病。但如果父母不了解孩子的身体素质,抚养孩子的难度就会增加。如果我们能够正确地管理自己的怒气,那么这类病症只会影响到10%的人,而不会影响到100%或200%。作为父母,我们需要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无论工作压力多大,我们都不能让愤怒压过自己。当情绪不好时,要学会释放,而不是摔东西。当觉得无法承受愤怒时,可以先跑到一个没有人的地方,冷静下来,然后解决问题。在生活中,我们可以学会释放压力,比如去超市或到生态公园散步。此外,也可以多与孩子沟通,帮助他们调整情绪。总之,我们要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而不是让愤怒毁了我们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