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是问题的参与者,而非纠正者。莫医生表示,明亮的家庭是幸运的,因为他们的父母承认错误并想马上改正错误。她认为,一个好的父母不仅应该做正确的事情,更重要的是承认错误并改正错误。在这一点上,明亮的父母可以说是模范。她强调,许多父母过于严格要求自己永远正确,他们认为问题只是孩子自己的,所以他们会帮助孩子纠正错误,但他们自己永远是正确的,孩子永远是错误的。他们越严格要求自己,孩子的压力就越大。此外,孩子从本能上知道,他们的问题不是他们自己的,而是父母有很大的责任。然而,父母却把所有责任推给孩子,导致孩子内心深处筑起高高的围墙,拒绝与父母沟通。
小山,11岁,她的母亲安排了武术班、钢琴班、舞蹈班、演讲班等七八个班级。在咨询室,莫医生问她:“上了这么多班,累了吗?有没有你不喜欢的课程?”小姗说:“我都喜欢,都让我学到了很多东西。”莫医生注意到,小姗说这句话时,她看了妈妈一眼,而小姗的妈妈听到女儿这样说,脸上也露出了笑容,仿佛在说:“乖女儿,你真懂事。”小姗看起来也是很文静、很乖巧的女孩,走路说话的声音都很轻。莫医生知道让她直接表达感受不容易,于是变了一个方式,让小姗把那些课程从最喜欢到最不喜欢的次序排列一下。结果,小姗把演讲课排到了最后一位。
莫医生非常温和地问道:“小姗,为什么把演讲课排到最后一位呢?你有什么感受,在姐姐面前说出来吧。这个问题似乎唤起了小山的感觉,她多次开口想说话,但还没有说出来。莫先生再次鼓励她,她先看妈妈,然后看莫先生,最后用小声说:“我……不想去……”莫医生说,像小山和母亲这样的例子,她在商量中经常相遇。一开始,一家人之所以来心智源诊所,都是为了孩子的问题。但是,随着咨询的深入,最终展示的是成年人的心理问题。到了这个时候,出现了重要的分水岭,像小山的母亲一样哭泣,承认自己不会成为母亲。接下来,咨询的重点将从女儿转移到她身上。然而,也有许多父母在这个时候情绪失控。他们会强调,他们会把孩子带到这里,核心是孩子的问题,而不是他们的问题。如果心理医生不能治疗孩子的问题,治疗就不需要继续。
可以想象,在后面这种家庭中,孩子的感受不可能会受到尊重,孩子也一定不会对父母敞开心扉。莫医生感慨地说:“我这次对话中,我强烈地感受到了母女关系的变化。11岁的女儿像大人一样,四处为母亲着想,关心母亲的感觉,大人的母亲像孩子一样容易生气。例如,另一次,小山的母亲在咨询室对说心里话的女儿发脾气,小山笑着安抚母亲说:‘妈妈,你能告诉我道理吗?’莫医生说,像小山和母亲这样的例子,她在商量中经常相遇。一开始,一家人之所以来心智源诊所,都是为了孩子的问题。但是,随着咨询的深入,最终展示的是成年人的心理问题。到了这个时候,出现了重要的分水岭,像小山的母亲一样哭泣,承认自己不会成为母亲。接下来,咨询的重点将从女儿转移到她身上。然而,也有许多父母在这个时候情绪失控。他们会强调,他们会把孩子带到这里,核心是孩子的问题,而不是他们的问题。如果心理医生不能治疗孩子的问题,治疗就不需要继续。
可以想象,在后面这种家庭中,孩子的感受不可能会受到尊重,孩子也一定不会对父母敞开心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