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黄疸是十分严重的疾病,因此如果怀疑新生儿出现生理性黄疸,应该立即就医。一些新生儿黄疸可能会对大脑神经造成危害,导致核黄疸、脑性瘫痪、智力障碍等并发症。那么,新生儿黄疸有哪些特点呢?
1. 感染性黄疸
感染性黄疸是由病毒感染引起的新生儿肝炎,其中风疹病毒最为常见。其他常见的病毒包括乙肝、荨麻疹、单纯性疱疹、柯萨基、EB病毒、李斯特菌、梅毒螺旋体、弓形体等。感染可以通过胚胎发送给胎宝宝,或者在孕妇分娩时被感染。大多数黄疸发生在新生儿出生后的1-3周或稍晚,症状包括食欲不振、反胃、肝轻度到中度扩大。
2. 非感染性黄疸
非感染性黄疸包括新生儿溶血症和胆道闭锁。新生儿溶血症是一种罕见但严重的疾病,大部分是由宫腔内病毒感染引起的,如风疹病毒、乙肝病毒等。这种黄疸通常在新生儿出生后2周开始出现,并进行性加剧。黄疸的粪便颜色会从淡黄色变为乳白色,肝脏会进行性扩大,变硬而光洁,肝功能也会有所改变,主要以结合胆红素提高为主导。
3. 其他类型的黄疸
此外,还有一种非感染性黄疸称为新生儿肝炎合并肝硬化腹水。这种黄疸通常发生在新生儿出生后的3个月左右,可以逐渐发展为肝硬化腹水。
对于新生儿黄疸,及早发现非常重要。如果不及时治疗,这些黄疸可能会对新生儿的大脑神经造成损害,并导致严重的并发症。因此,一旦怀疑新生儿有生理性黄疸,应该马上就医。
生育帮版权文章本文由来自生育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