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睡眠问题直接关系到他们的健康成长。在我国,有28.87%的儿童存在不同程度的睡眠障碍。这些睡眠障碍可能与相关疾病有关,也可能与家长的生活习惯和养育方式不无关系。许多家长存在认识上的误区,要想孩子睡得安心,首先要做好。
一些家长在睡前喜欢打游戏、看恐怖片,或者临睡前讲一些惊险探秘的故事。这些活动都会导致儿童过度兴奋,由于孩子的神经系统发育不够完善,调节能力较差,一旦兴奋性过高,就会导致夜惊、惊跳、夜游等现象的发生。有的还会出现遗尿、磨牙等症状。
为了保证孩子有一个良好的睡眠环境,家长在喂养孩子时应注意,不能让宝宝颠倒“黑白”。婴幼儿的睡眠时间一般在15-18个小时,一旦达到了这个睡眠时间,孩子往往就不会再睡觉。因此,家长不能光图自己好做事,而颠倒了宝宝的睡眠节律,晚上是生长激素分泌最旺盛的时候,错过了这个时间段,势必影响孩子的生长发育。
此外,妈妈深夜勤喂奶,导致孩子发育迟缓。一名1岁左右的宝宝到中大医院儿科就诊,专家发现患儿发育迟缓,与同年龄的孩子相比个子矮小、体重轻。经过问诊,专家发现家长在喂养宝宝上有误区。因为担心宝宝晚上吃不饱,妈妈总会在晚上将宝宝叫醒,喂两次奶水。尽管孩子睡得很好,但是父母觉得这样喂养,孩子才不会饿。以后孩子一到这个时间节点,就会自己醒来。
专家建议,父母机械的喂养方式,破坏了孩子的睡眠周期,影响孩子的睡眠质量。而睡眠质量的好坏与孩子的生长发育有直接关系,自然就会引起宝宝的生长发育滞后。因此,孩子睡得香甜的时候,千万不要吵醒他,而应该尽量保证其夜间的充足睡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