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疸是一种常见的血清病,由于胆红素代谢障碍引起血清内胆红素浓度升高。黄疸的典型症状包括全身发黄,可能覆盖四肢、眼睛、皮肤和尿液等。对于婴幼儿来说,黄疸可以分为生理性黄疸和病理性黄疸。生理性黄疸是正常的生理现象,几乎所有婴儿在出生后两周内都会出现生理性黄疸,其血清胆红素在出生后几天内会达到最高峰,然后逐渐下降,最长时间可持续14天左右。病理性黄疸则通常在出生后24小时内出现,足月儿的血清胆红素大于221μmol/L,早产儿的数值则大于257μmol/L。病理性黄疸的危害很大,可能导致婴儿出现脑瘫、抽搐、智能落后等症状。因此,及时查看黄疸数值对于区分生理性黄疸和病理性黄疸非常重要。下面分享1-12个月宝宝的黄疸数值对照表:
1. 生理性黄疸足月儿出生2-3天可出现生理性黄疸,血清胆红素小于221μmol/L为正常,在4-5天时会达到最高峰,5-7天后逐渐下降直至消失,最长时间可持续14天左右。早产儿出生3-5天可出现生理性黄疸,血清胆红素小于257μmol/L为正常,在5-7天内达到最高峰,7-9天逐渐消散,每日血清胆红素升高数值以不超过85μmol/L为正常。
2. 病理性黄疸无论是早产儿还是足月儿,病理性黄疸在出生24小时内即可出现,通常足月儿的血清胆红素大于221μmol/L,早产儿数值则大于257μmol/L。发病后黄疸数值会逐渐升高,每日升高数值可大于85μmol/L,病理性黄疸可能会持续半个月甚至一个月。
生理性黄疸属于正常现象,无需人工干预,黄疸数值会随着时间而逐渐变少,宝宝的各种症状也会消失。如果宝宝的颜色看起来很黄,而且不会随着时间而减轻症状,那么就需要及时到医院诊断是否为病理性黄疸,早发现早治疗,否则可能会对宝宝造成较大伤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