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来源生育帮
妊娠期高血糖是许多孕妇面临的问题。当血糖水平超过正常范围时,不仅会伴随头晕、口渴、食欲异常等表现,还会增加早产、软产道裂伤、肩难产、产后出血、胎膜早破等并发症的风险。此外,孕妇患有妊娠期糖尿病的风险。因此,孕妈妈在日常生活中需要进行血糖监测,预防高血糖。首先,了解血糖的标准值至关重要。对于正常人而言,空腹血糖值应在3.9~6.1mmol/L范围内。然而,孕妈妈身体内的胎盘会分泌对抗胰岛素产生的激素,因此孕妇血糖值会略高于正常人,一般不会超过5.1mmol/L。在进食后,胰岛素的分泌达到高峰,帮助将食物转化为能量。血糖升高意味着胰岛素分泌增加,因此不同时间测量的血糖值会有所不同。根据这些阶段,孕妈妈可以更好地掌握血糖标准。在空腹状态下,血糖标准值不超过5.1mmol/L,超过则为高血糖;餐后1小时血糖值在10.0mmol/L以下,餐后2小时在8.5mmol/L以下,餐后3小时在8.1mmol/L以下。如果孕妈妈血糖高于7.0mmol/L,则直接诊断为妊娠期糖尿病;若在5.6~7.0mmol/L范围内,则诊断为妊娠合并空腹血糖受损,可以不做糖耐筛查,但需严格控制饮食;若在5.1~5.6mmol/L范围内,则属于偏高,建议在孕24~28周时进行糖耐筛查;若小于5.1mmol/L,则属于正常范围,进行常规管理。饮食不当是高血糖的主要原因之一。对于高血糖孕妇,应严格控制每日总能量摄入,孕1~3个月每天摄入不少于1600 kcal/d,孕4~7月控制在1800~2200kcal/d,孕8月~10月应适当减少能量摄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