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再婚家庭数量的激增,越来越多的社会关注点集中在再婚家庭中的孩子教育问题。父母再婚后,孩子的心理状态日益受到关注,继父母应该加强与孩子的沟通,关注孩子的精神需求,减轻他们的心理负担。在再婚家庭中,孩子很难得到完整的父爱母爱,因此,他们需要至少获得一个完整的父爱母爱。继父母应该如何在新家庭中找到适当的位置,让孩子重新获得父爱母爱,健康快乐地成长呢?
当我和风暴结婚时,她有一个6岁的女儿。原本我们家与她家关系不错,但孩子的教育问题总是让我很烦恼。去年秋天,孩子上了一年级。由于孩子不太喜欢学习,每次听到作业的完成情况,她都开始哭。每当那时,我都会过来抱着孩子,指责她太严厉。我本来很亲切,结果很难过!
我今年13岁,感觉自己总是孤独一人,没有亲人,没有朋友。九岁那年,父母离婚了。后来,他们各有各的生活,我和父亲生活,不久就有了继母。在妈妈那边,我有了一个继父。在两个家庭里,我从来没有把那两个人叫过一声“爸”或“妈”,尽管他们对我并不坏。找不到幸福的感觉。
爱是不能忘记的主人公:景兰女36岁会计结婚很长一段时间,小雫一直叫景兰阿姨,有时她们三个人在外面玩,孩子从来没有主动对她说过什么。景兰每天6点起床,给小雫做早饭,带她去学校。但是,文先生既不吃景兰做的早餐,也不送景兰。因为担心路上的车很多人不安全,景兰只好跟在她后面。有一次,突然下大雨,景兰给小雫送雨具。到了学校,老师叫了文先生。在长长的走廊里,只有她们俩。景兰把伞递到小雫手里时,小雫摸着她的衣服说:“阿姨,你的衣服湿了!”然后积极牵着她的手。之后,景兰经常抽出时间,带小曙去公园玩。每次小曙无聊地坐着发呆,景兰都带她去看妈妈。渐渐地,小曙开心了,语言也多了,景兰知道她开始接受自己。特别是小曙患胰腺炎住院期间,景兰拿出自己的积蓄,休长假日夜守护在她身边,直到她痊愈出院。
父亲把这一切告诉小曙的时候,她终于感动了。她在母亲面前,像小鸟一样扑到景兰的怀里,抱着脖子哭着说:“妈妈!”那一刻,景兰的眼泪流出来,她感到从未有过的幸福。
父母再婚,子女心病多。某市5家医院与某研究所联合量化调查,针对1912名小学56年级学生,设计了情绪稳定、情绪紧张、恐惧、敌意、害羞等10个项目,深入研究过这个问题。调查显示,再婚家庭子女情绪稳定性较差,为40.5%。再婚家庭中21.6%的孩子有比较严重的情绪困扰,18.9%的孩子精神紧张,56.8%的孩子有比较强的压抑心理,这些数据都高于正常家庭、单亲家庭等其他家庭类型同类指标人数的比例。
同样,单亲家庭的孩子在感情忧虑方面也达到了21.1%。另外,再婚家庭儿童的神经强韧程度占27%,心理承受能力明显低于别的家庭类型。再婚家庭子女的心理健康问题是个不容忽视的重要问题。父母的离异或丧父、丧母已经使这些孩子经历了一次磨难,父母的再婚又使他们面临更为复杂的生活环境。他们往往对继父、继母难以接受,会产生抵触情绪。当孩子和亲生父母在一起时,他们会感到快乐和自由,而继母面前表现出冷漠和拘束。他们在新家庭中的地位、与继父和继母的交往、家庭生活中的自由度、经济支配权等与过去不同,容易产生忧虑、紧张、压抑、烦恼等负面情绪。如果这些问题不能及时妥善解决,孩子的身心很难正常发展。
文章来源生育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