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床是孩子在生长发育期间常见的现象,主要原因是由于孩子的泌尿系统尚未完全发育,无法控制排尿。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的泌尿系统会逐步发育完全,尿床现象就会逐渐消失。
在儿童成长过程中,尿床是非常正常的。5岁后,大多数孩子会自主排尿功能发育完全。但如果孩子5岁后,仍有持续尿床的情况,这属于遗尿,需要及时干预治疗。那么,什么是遗尿?
遗尿是指排尿不能自控,如《灵枢·九针论》说“膀胱不约为遗溺”。遗尿还指醒后才能发觉自己遗尿了。
孩子尿床的原因有以下几种:
1. 孩子先天体质比较虚弱,肾气不足。 2. 后天喂养不当,脾和肺没有足够的营养去滋养肾脏。 3. 宝宝病后治疗或护理不当,损伤肾气。
遗尿的危害非常大,不仅会影响孩子的自尊心与自信心,还会导致注意力不集中、焦躁、多动空想与孤僻等心理异常,甚至可能导致人格障碍等。
此外,遗尿还会影响孩子的身体健康。患有遗尿症的孩子体质较弱,容易感冒,且常常挑食和厌食。由于经常躺在潮湿的被褥中,容易患皮肤病和过敏症,还容易受凉引起腹痛,肠道营养的供应和吸收都受到影响。
最后,遗尿还可能隐藏其他疾病的信号。大约10%的夜遗尿患者为继发性遗尿症,可能会继发于尿路感染、尿道畸形、便秘、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等疾病。
因此,家长在孩子尿床时,不要因孩子尿床而训斥、嘲笑孩子,因为这样做会导致孩子自尊心受损。应该及时关注孩子的身体状况,一旦发现异常,应及时就医,以免延误疾病的发现和治疗。
本文由snsnb.com提供 文章来自www.snsnb.com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