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专用药物相对较少,因此,儿童吃成人药物的情况十分普遍。人们都知道儿童和成人用药存在差异,但在大多数人的认知中,这种差异主要体现在服用剂量的不同。然而,这种普遍的认识存在偏差。儿童和成人的体质差异很大,药物产生的毒副作用在儿童身上表现得更为明显。因此,在用药方法、用药剂量、用药剂型等方面,都需要特别讲究,否则就容易产生误区,导致儿童药物中毒,甚至致残、丧命。
现在,许多家庭自行购买药品,服用药物的品种较多,如“小药箱”。然而,由于家长缺乏专业的药理知识,他们往往容易犯经验主义错误。例如,很多家长认为,孩子生病时吃成人药物没有问题,只要适当减少剂量就行。然而,这种想法存在很大的风险,给孩子的健康埋下了隐患。
药物的剂量偏差也是儿童用药风险的一个关键因素。很多药品由于不是专门为儿童设计的,因此在说明书上对儿童剂量往往含糊其辞。比如使用“小儿酌减”、“遵医嘱”等模糊字眼,或者让使用者按照儿童的体重,自行计算儿童的用药剂量。按照这种计算方法,孩子有时只能服用1/4片甚至1/8片,切分难度很大,而体重偏大的“胖墩儿”计算结果又容易偏大,甚至超过成人的用药剂量,也让不少家长犯愁。
此外,随意改变药物剂型也会增加药物的毒副作用。为了符合儿童用药剂量或方便喂服,许多家长或把成人用的药片切分、碾碎后给孩子服用,或把药物胶囊内容物倒出来喂儿童,甚至把针剂改为口服。这些随意改变药物原有剂型的做法,不但减弱了药效,还容易增加药品的毒副作用,造成不良后果。
因此,保障儿童用药安全,需要国家加大儿童用药的监管力度,需要生产企业多开发适合儿童服用的药物剂型,更需要父母切实掌握科学的用药常识。只有这样,才能确保孩子在安全、有效的药物作用下健康成长。
生育帮版权文章 文章来源生育帮 文章来自www.snsnb.com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