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发烧需了解因,民间退烧偏方需谨慎使用

2023-11-12 08:48:11 作者:sn_lsj 205人浏览

宝宝从小到大,或多或少都有些发烧的症状发生。发烧可能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如内在因素(如生病、感冒、气管炎、喉咙发炎等)、外在因素(如天热时衣服穿太多、水喝太少、房间空气不流通)以及其他因素(如预防注射)。

要正确应对宝宝发烧,首先要找准原因。民间有一些错误的退烧观念和方法,如冷水或酒精拭浴。宝宝发烧时烫热的皮肤突然碰到冷水或酒精,宝宝反应会很剧烈,可能会造成抽搐;而酒精的气味又会使幼儿昏睡,像喝醉了一般。

传统老一辈的“寒到”的观念,造成一般误以为发烧时必须多穿衣服,但事实上刚好相反。发烧时全身能散热的地方以皮肤的表面积最大,散热效果最好。如果能将过多的衣服剥除,大量身体的热可经由宽松清凉的外表排除,体温很容易下降。

宝宝发烧,父母不必大惊小怪,但也不能掉以轻心,导致病情不可收拾。父母应学会如何有技巧、有知识、有智慧地面对它。当小孩子发烧时会合并其他的表现,如心跳加速、呼吸加快,身体感觉极度不舒服,有食欲不振全身无力的现象,幼小一点的婴儿不会说话,甚至变得躁动哭闹不安。此时,适度的处理,使体温不要太高是合理的,尤其具有发热痉挛或先天性心脏病的婴幼儿,更是需要。

正确的退烧方法有六招:

1. 维持家中的空气流通。家中如果冷气,可以将幼儿置于冷气房中或以电扇绕转着吹,使体温慢慢地下降,如此幼儿也会感觉舒适些。但如果其四肢冰凉又猛打寒颤,则表示需要温热,所以要外加毛毯覆盖。

2. 脱掉过多的衣物。如果宝宝四肢及手脚温热且全身出汗,表示需要散热,可以少穿点衣物。

3. 睡冰枕。有助于散热,但对较小的幼儿并不建议,因幼儿不易转动身体,冰枕易造成局部过冷或致体温过低。使用退热贴也可以,退热贴的胶状物质中的水份汽化时可以将热量带走,不会出现过分冷却的情况。

4. 温水拭浴。将宝宝身上衣物解开,用温水(37℃)毛巾全身上下搓揉,如此可使宝宝皮肤的血管扩张将体气散出,另外水汽由体表蒸发时,也会吸收体热。

5. 多喝水。以助发汗,并防脱水。水有调节温度的功能,可使体温下降及补充宝宝体内的失水。

6. 使用退烧药。当婴幼儿中心温度(肛温或耳温)超过38.5℃时,可以适度的使用退烧药水或栓剂。

正确使用退烧药。退烧药有水剂、锭剂、栓剂和针剂,一般以水剂较温和,最普遍使用的是含扑热息痛的糖浆,如小儿美林糖浆、小儿百服宁滴剂等。阿斯匹灵锭剂退烧效果也好,但某些特定的病毒感染,例如水痘或流感,阿斯匹灵可能引发雷氏症候群,不宜使用。

宝宝发烧需了解因,民间退烧偏方需谨慎使用

本文由来自生育帮 文章来源www.snsnb.com网站
文章来源生育帮

栓剂用来塞肛门,由直肠吸收,效果快速,小孩拒绝吃药时也能退烧,非常方便。但用量应取少量,密集使用容易退烧过度,体温陡降,或是反复刺激肛门,造成腹泻。打退烧针,是最不安全的,有的孩子甚至过敏休克。退烧的方法很多,一定可以降温,家长不必一时性急,因小失大。

总之,宝宝发高烧,父母不必愈来愈紧张,只要按照上述各种建议,观察宝宝活动力、补充水分、必要时适度退烧,体温多半可获得降低,翌日再带宝宝就医即可。

文章来自www.snsnb.com网站

话题: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