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哭泣过度可能对大脑产生不良影响

2023-11-13 09:59:07 作者:sn_lsj 186人浏览
文章来源www.snsnb.com网站
文章来自www.snsnb.com网站文章来源生育帮

英国育儿专家佩内洛普-莉赫博士最新的研究显示,婴儿长时间哭泣可能对大脑健康产生损害。这一结论引发了关于如何应对婴儿哭泣的讨论。莉赫博士认为,让婴儿哭泣不利于他们的健康,长期哭闹会增加各种问题的风险。她表示,这项研究证明长时间哭泣可能导致发育中的大脑受到损害,从而导致认知障碍。莉赫博士在1977年出版了《婴幼儿护理大全:从出生到五岁》一书。她说:“这不是看法,而是事实,即让婴儿哭泣可能具有潜在危害。我们现在想知道其中的原因。”

莉赫的说法与当前流行的各种育儿理论相矛盾。这些理论认为,家长应尽量让宝宝哭闹不超过20分钟。包括吉娜-福特在内的育儿专家建议,在新生婴儿形成惯常睡眠模式之前,家长应严格控制他们的生活,如允许婴儿哭泣。然而,莉赫认为婴幼儿并不具备“学习”在适当时间入睡的成熟心智。她说:“长时间哭闹的婴儿最终会停下来,但不是因为他掌握了独自入睡的技巧,而是因为他已经筋疲力尽,不再对获得帮助抱有希望。”

据莉赫介绍,长时间哭泣会导致应激激素皮质醇分泌增多。皮质醇是一种有害物质,长期大量分泌可能导致婴儿大脑受到损害。这并不是说婴儿永远不应该哭,或是婴儿哭时父母应该担心。所有的婴儿都会哭。不是哭泣对婴儿健康不利,而是没有得到父母及时回应的哭闹。

英国《独立报》刊登了莉赫的最新研究。然而,这项研究与澳大利亚默多克儿童研究中心上月发表的一项研究结论相矛盾。该中心的研究人员对225名在婴儿时期接受过睡眠干预的六岁儿童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可控哭泣”(即允许婴儿长时间哭泣)没有对他们的情绪和行为发育产生任何不利影响。大量研究表明,高50%的父母在如何让婴儿形成良好睡眠模式上束手无策,常常导致夫妻间的关系出现矛盾。

生育帮版权文章

话题: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