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爱哭体质的孩子,眼泪来得快,去的也快。家长掌握正确的方法,可以减少孩子的哭闹时间,避免不良影响。孩子爱哭体质怎么办?哭是一种情绪表达,需要被接纳。那么,如何帮助孩子?
1. 父母要沉住气,不要批评嘲笑。当孩子沉浸在自己的眼泪世界里时,父母要保持冷静,不要高声指责或讽刺嘲笑孩子。因为孩子可能想把自己的感受告诉父母,但可能被打消了。而且,以后也不愿意再跟父母分享内心秘密。
2. 多鼓励孩子,挖掘他们的优点。爱哭体质的孩子感情细腻,可塑性强,善于观察,也更善解人意。如果一个孩子能够得到表扬和鼓励,他们就会做更多的冒险和努力。相反,如果他们认为自己永远不够好,或得到的批评总是多过夸奖,那么隐形攻击就会成为他们的工具,甚至变成了一种习惯反应。多给孩子鼓励,帮助他们克服缺点,发扬优点,是件非常划算的事情。
3. 引导孩子多表达,扮演倾听者。抑郁质体质的孩子喜欢多想少说,内心世界丰富,但口头表达能力不足。可以趁机引导孩子多表达,自己扮演倾听者,让孩子随意表达自己的想法,抓住机会加以肯定,增强孩子的自信心。例如,孩子看到小动物受伤而流泪,可以问问他的感受,然后表示理解,肯定他有爱心,观察细致等等。
4. 培养孩子的顿感力。钝感是心理学名词,与敏感相对。钝感系数越高,对外部反应越迟钝,同时敏感度也会越低。两者平衡,则可达到一个较为理性的思维。如何培养孩子的钝感力呢?
1) 转移注意力。当孩子敏感心发作时,可采用注意力转移法,引导孩子把注意力放到其他事情上去,比如拼图、剪纸、跳棋等。
2) 有意识地让孩子体验“失败”。玩家庭游戏时,就是最好的体验时机。一直处于"赢"的状态下的孩子,容易骄躁。让孩子体验输以及输后再站起来的自豪感,可以激发孩子越挫越勇的挑战心。
3) 多给孩子看一些关于"勇气"的绘本。如《鸭子骑车记》、《小黑鱼》、《没有做不到的事》等。
总之,要帮助孩子克服爱哭体质,父母要沉住气,多鼓励、引导,培养孩子的钝感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