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万物复苏,尽管各地疫情已有效控制,但对抵抗力薄弱的婴幼儿来说,仍需预防侵袭性肺炎球菌疾病,以保护孩子的身体健康。春季肺炎球菌如何预防?本文将详细介绍。
春季肺炎球菌感染对5岁以下儿童的健康构成严重威胁。世界卫生组织指出,儿童肺炎球菌疾病高峰是幼龄婴儿。肺炎球菌在人类鼻咽部定植广泛,携带率高达27%-85%,儿童是其主要携带和传播人群。肺炎球菌主要通过飞沫传播,传播形式隐匿。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姚开虎教授指出,在身体健康时,定植的肺炎球菌并不会致病,但一旦抵抗力下降,如熬夜、感冒等,肺炎球菌便可能入侵身体多个部位,导致一系列侵袭性或非侵袭性肺炎球菌性疾病。
当肺炎球菌穿越黏膜屏障,引发非侵袭性疾病,如中耳炎、鼻窦炎和症状较轻的肺炎等;一旦肺炎球菌进入血液,便会引起严重的侵袭性疾病,如脑膜炎、菌血症、菌血症性肺炎等。肺炎球菌最容易“伺机偷袭”5岁以下儿童,尤其是6个月以内的新生儿。这些婴儿的免疫力主要依靠出生时从妈妈身体获得的母传抗体,随着婴幼儿成长,母传抗体逐渐降低。当婴幼儿六个月时,母传抗体降至最低,自身免疫系统尚未完善,给肺炎球菌“偷袭”提供了最佳机会。因此,宝宝从出生到5岁期间将持续暴露在肺炎球菌感染的高风险中。
此外,非纯母乳喂养、室内空气污染、营养缺乏等都是婴幼儿发生肺炎的高风险因素。肺炎链球菌疾病治疗效果难以保证,大约1/3的肺炎链球菌脑膜炎患者会留下听力障碍、智力迟缓等后遗症。因为其对常用抗生素已形成耐药,临床只能选用更加广谱和高级抗生素,治疗发生副反应风险增加。因此,“预防胜于治疗”的重要性凸显,家长为婴幼儿及时规划疫苗接种。
在疫苗使用前,肺炎链球菌疾病是5岁以下儿童及65岁以上老人及有基础疾病人群的常见疾病,也是导致这些人群死亡的重要原因。根据世界卫生组织最新文件显示,5岁以下儿童中,75%侵袭性肺炎球菌性疾病患者和83%肺炎球菌性脑膜炎患者为2岁以下儿童,8.7%-52.4%肺炎患者为6个月以下的婴儿。
综上所述,初生宝宝需要接种的疫苗种类繁多,接种针次密集,不同种类疫苗的免疫程序也各有不同。为了有效预防侵袭性肺炎球菌疾病,从宝宝6周龄(即一个半月)开始及时接种婴幼儿肺炎球菌多糖结合疫苗。在全球100多个国家有多年接种经验的该疫苗,对于婴幼儿来说至关重要。
准父母们应从孕晚期开始,向家附近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预防接种科咨询疫苗接种等相关信息。听取接种点医生的疫苗接种顺序建议,尽早预约接种时间,以确保每一个小宝宝从出生起就能够获得全面的保护,排除包括肺炎球菌性疾病在内的可预防疾病的隐患,远离传染性疾病的侵袭。
文章来自www.snsnb.com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