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饮食秘籍:助力宝宝拥有健康餐桌

2023-11-20 09:10:02 作者:sn_yy 127人浏览
本文由来自生育帮

文章来自www.snsnb.com网站

本文由snsnb.com提供

孩子吃饭问题对许多家长来说是个棘手的问题。孩子常常不好好吃饭、挑食等毛病。因此,从小培养孩子的饮食习惯是非常重要的。下面,我将和大家分享一些培养孩子良好饮食习惯的方法。

一、注意饮食卫生

育儿饮食秘籍:助力宝宝拥有健康餐桌

本文由来自生育帮

饮食卫生是预防胃肠道疾病的关键。因此,应该从小培养孩子良好的饮食卫生习惯。例如,饭前便后洗手、饭后漱口、不喝生水、不吃不干净和不新鲜的食品。这些习惯可以有效预防孩子生病和营养不良。

二、按时进餐

按时进餐对孩子的消化系统也有很大的影响。应该从小培养孩子按时进餐的习惯。例如,1-2个月的小婴儿吃母乳,每隔2-3小时吃1次;4-5个月时形成3-4小时哺乳1次的习惯;到6-6个月时,每日可安排进食5次,2岁后可逐渐过度到一日3次主餐,定时加餐。一日如此,可以使进食前胃已排空,有饥饿感,食欲好,食物消化吸收也好。

三、定位进餐

从5-6个月开始添饭菜时起,每次都让孩子坐在固定的场所和座位上,并让孩子使用独自的小碗、小勺、杯子等餐具。孩子每次坐下后,会通过条件反射知道该吃东西了,就会有口唇吸吮及唾液的分泌,让孩子做好生理和心理上的准备。

四、思想集中,心情愉快

在训练孩子吃饭时,应该专心,不要在吃饭时跟孩子谈论与吃饭无关的话题,更不要开着电视吃饭。一些家长常在饭前或吃饭时进行批评教育,这对孩子的健康是不利的。吃饭时,孩子保持心情轻松愉快,有利于消化和吸收食物。

五、不偏食、不挑食

从不偏食、不挑食开始。从5-6个月添饭菜时就要注意,给孩子吃的食品不要过于单一,宜多样化。例如,1-2岁孩子的主食中,米、面、杂粮都应该有,辅食也不能只吃蛋、肉、鱼,而忽视蔬菜、水果。否则,会养成偏食、挑食的习惯,再想改就比较困难了。

六、吃零售方法要得当

不要在饭前吃零食,特别是糖果,即使吃得很少,也会影响食欲。宝宝挑食的原因在于过于心急地纠正宝宝偏食、厌食的习惯。当宝宝不爱吃某种东西时,妈妈一着急,就常常采取强迫、诱惑、收买或威胁等做法,硬要宝宝往肚子里吃,往往会给宝宝造成不良的心理影响。时间一长,就会使宝宝对这种不爱吃的食物形成条件反射,即一见到便感到恶心。长此以往,也会影响营养的均衡摄取。

父母自己也有不良的饮食习惯

宝宝偏食、厌食,往往受爸爸妈妈的影响。爸爸妈妈常常在言语之中经常流露出对某些食物的偏见,就会使宝宝先入为主,对这些食物反感。有的爸爸妈妈认为某种食物有营养,便让宝宝吃完上顿吃下顿,最终使宝宝对这种饭菜倒了胃口,以后再也不想吃了。宝宝饮食误区包括让宝宝错过发育的最佳时机和让宝宝的营养摄取过于担心。对宝宝的营养摄取过于担心的是让宝宝错过发育的最佳时机。让宝宝错过发育的最佳时机,宝宝味觉、嗅觉在6个月到1岁这一阶段最灵敏,这段时间也是添加离乳食品的最佳时机。宝宝通过品尝各种食物,来促进味觉、嗅觉及口感的形成和发育,也是宝宝从流食到半流食再到固体食物的适应过程。在给宝宝添加离乳食品的过程中,有的妈妈一看到宝宝不愿意吃或不配合吃,就马上心疼地让宝宝停下来,不再让吃,这样便使宝宝错过了味觉、嗅觉及口感的最佳形成和发育机会,不利于宝宝的生长发育。对宝宝的营养摄取过于担心的是对宝宝的营养摄取过于担心。

话题: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