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宝宝出现发热症状,妈妈应该如何选择药物呢?许多人可能会选择使用退热药物,但是退热药物并非所有种类,而是需要根据其成分来选择。常见的退热药物包括对乙酰氨基酚和布洛芬。
对乙酰氨基酚,又称为“扑热息痛”,以及布洛芬,是两种常见的退热药物。然而,“泰诺林”和“百服宁”是“对乙酰氨基酚”的商品名,“美林”是“布洛芬”的商品名。这两种药物可以交替使用,以控制高热。但是,家长需要注意不要被商品名称所迷惑。
对乙酰氨基酚,如“泰诺林”的有效退热时间为3-4小时;“布洛芬”,如“美林”的有效退热时间为6-8小时。当孩子出现高热时,可以使用这两种药物交替使用,以减少药物副作用。例如,使用“泰诺林”后3-4小时,若体温再次超过38.5℃,则可以使用“美林”,反之,若6-8小时后体温再次升高,则可以使用“泰诺林”。
含有这两种成分的退热药物有各种剂型,覆盖从新生儿到成年人。家长在选择药物时,一定要注意剂型。对于儿童来说,剂型有幼儿型和儿童型之分。每种剂型药物的浓度不同,使用剂量也不同。孩子发热时,最好交替使用两种不同成分的药物,以避免同一药物使用过多可能带来的副作用。同时,要注意使用足够的药物剂量,避免给12岁以下的儿童使用含有阿司匹林的退热药物。
在日常生活中,最常给孩子选择的退热药物是含有对乙酰氨基酚的“泰诺林”。对于儿童来说,泰诺林有两种剂型:一种是幼儿使用的相对浓缩(100毫克/毫升)的滴剂,另一种是儿童使用的相对稀释(32毫克/毫升)的糖浆。在使用前,家长应先注意药物浓度,再考虑剂量。
最后,要注意给小婴儿使用的是浓缩的,给大孩子使用的是稀释的。最常给婴幼儿使用的退热栓剂也是对乙酰氨基酚的栓剂,剂量为150毫克。每公斤体重每次用量为10-15毫克。家长可根据婴儿体重选用半粒、1粒、1.5粒或2粒,可4小时重复一次。使用前可在栓剂外表涂上少许润滑剂,如橄榄油等。
由于许多西药的名词是音译加意译,因此名字可能非常拗口。但是,为了自己的孩子,我们需要记住这些名字!如果药名记不住、剂量记不住,可能会影响孩子的治疗,一旦用错药或剂量就后悔莫及了。
而且,记住常见药名也不是一件困难的事情!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