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宝宝3个月大时,他们还没有长牙齿,消化功能也不够成熟。这个阶段的婴儿可以喝一些菜水。具体做法是:先将约200毫升的水烧开,然后将洗净并切碎的嫩青菜叶约100克放入沸水中,再次煮沸后离火,带盖静置一会儿,稍凉后弃渣留水即可。可以加少许白糖(浓度低于5%)。注意要即时食用,因为菜水中维生素C的性质极不稳定,遇空气很容易被氧化受到破坏。同时,不能过夜再喂给婴儿,以防亚硝酸盐中毒。可以在两次喂奶之间喂给婴儿食用,每次50~60毫升,每天1~2次。随着婴儿年龄的增加,可以逐渐增量到每次100毫升左右。特别要注意不要用奶瓶喂菜水(婴儿吸奶瓶较吸母乳容易),以免造成婴儿吸奶无力。
当宝宝4~10个月大时,他们的牙齿逐渐萌出,胃容量也逐渐增加。这个阶段的婴儿可以喝菜泥,不仅可以补充丰富的纤维素、矿物质和维生素C,还可以使婴儿的食物从菜水类流质向菜泥类饮食逐渐过度,从而顺应消化功能的改变,以满足婴儿的生理需要,为断奶做准备,同时可以培养婴儿咀嚼的习惯。具体做法是:先将洗净的青菜撕下菜叶,并将菜叶撕成碎片,不要用刀切,以免将粗糙的纤维混入,不利于婴儿的消化。同时烧开等量的水,再将碎菜叶放入沸水中,煮沸10分钟左右,稍凉后将煮烂的碎菜叶连水一起倒入不锈钢或铜丝筛子中,滤去水分,再用不锈钢勺在筛中刮压滤过。弃去渣滓,筛子下滤出的泥状物即为菜泥。菜泥可以单独给婴儿喂食或调入稀粥、烂面条中食用,每次15克,每天1~2次。随着婴儿年龄的增加,可以逐渐增量到每次100毫升左右。特别要注意不要用奶瓶喂菜水(婴儿吸奶瓶较吸母乳容易),以免造成婴儿吸奶无力。
当宝宝10个月大后,他们的消化功能逐渐增强,牙齿多已萌出。这个阶段的婴儿可以吃碎菜,碎菜含有更丰富的膳食纤维,不仅特别有利于防止婴儿便秘,而且能有效地训练婴儿的咀嚼功能。具体做法是:先将洗净的青菜叶除去粗茎,再用刀切碎至细末状,加入少量水煮烂,放入少许食盐调味后喂给婴儿,也可用植物油炒片刻后直接调入稀粥或烂面条中混合食用。每次30~40克,以后逐渐增加到每次70~80克。
总的来说,在给婴儿添加辅食时,必须依照婴儿的消化功能和营养需要量循序渐近,喂给婴儿的食物应从流质到半流质并逐渐向软食和固体食物过渡。这样才不至于因食物的突然改变而引起消化功能紊乱,从而避免腹泻或消化不良的发生。
文章来源www.snsnb.com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