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是否注意到,当孩子刚刚学会走路时,可能会出现对细小事物感兴趣的现象。这是因为在孩子一岁到两岁期间,他们对小豆子、小钉子、石子儿、头发丝、小洞洞,以及地上的小缝隙等微小事物产生好奇。你们是否想起了你们的宝宝在那个时候也是这样呢?
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应对这种情况呢?蒙特梭利曾经说过,孩子对细小事物的观察和热爱,是对已经无法关注环境的大人的一种弥补。
首先,我们要给孩子时间。我们已经长大成人,可能已经失去了观察这些微小事物的兴趣,但是孩子会。所以,我们要给孩子时间,让他去体验、感知这些微小的事物。比如,当我看到儿子在地上捡小东西时,我会蹲在他旁边,安静地看着他。
其次,我们要尊重孩子的感受。孩子对细小事物的兴趣,是他生理发展的需要。所以,我们要尊重孩子,我们可以陪孩子一块观察,或者提供袋子或者容器,多带孩子体验。当儿子捡起小东西时,我不会因为是从地上捡的就把它拿走,而是当他让我看时,我会高兴地陪他一块看。
再次,我们要注意孩子的安全。孩子喜欢这些微小事物,但是这些事物也可能带来一些安全隐患。所以,我们要给孩子提供一个安全的环境,陪伴在孩子左右,提醒孩子不把这些东西放进嘴里。对于孩子来说,我没办法为他提供容器,我一般都是随时看着他,如果有想放进嘴里的倾向,就用别的东西代替,把它换下。
最后,我们要为孩子提供不同材质的小玩意。孩子在观察细小事物的同时,他的观察力也在发展。我们可以为孩子提供不同材质的玩意,让孩子去感知、体验。比如,在家里,我会给他专门找一些干净、安全的让他玩。小游戏,比如分豆子,把红豆和绿豆掺杂在一块,给孩子准备两个容器,让孩子分开。穿珠子,市面上卖的有儿童串珠,(幼儿的有木制的,稍微大些;儿童的有串编手链、项链),可以购买一套回来,陪孩子一块玩。如果自制,一根粗粗的吸管,剪断,一厘米一截,再准备一根绳子,就可以了。
总结,细小事物敏感期在不同的时期,也有不同的表现。今天分享的是一岁多孩子的表现,明天我们将继续分享,两到三岁孩子的表现。
本文由来自生育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