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疳证与积食虽然有相似之处,但其形成原因与积食却有所不同。疳证的形成主要与喂养不当以及各种脾胃病有关,如慢性便秘、长期腹泻、厌食、挑食等。这些病症在脾胃的表现,可能会同时影响到其他脏腑,如心、肝、肺、肾,从而导致眼疳、口疳、疳肿胀等兼证。
疳证的主要症状有两个:一是积滞内停,二是气液耗伤。总的来说,疳证是一种由于营养不良引起的疾病。胃强脾弱与病因和症状相符,因此,它既可以是导致疳证的原因,也是疳证的表现之一。
那么,小儿疳证是如何形成的呢?厌食和伤食是最容易引起疳证的两个原因。厌食的孩子由于摄入的食物不足,必然会营养不足,从而影响生长发育。伤食则是食物在脾胃中积聚,脾胃的运化功能不足,导致身体无法获取到有效的营养,也就是中医所讲的“生化乏源”。身体只能通过消耗自身的能量来维持生命,时间久了就会导致身体消瘦,形成疳证。
“积为疳之母”,积食是一种实证。我总是告诉大家有积食的时候要先消食,但是家长不注意,以为孩子只是挑食。或者放任不管,或者直接填塞,就会出现因实致虚的情况。由于脾胃是获取外界能量的第一道关口,所以,虚的表现会从脾胃逐渐发展到全身各个脏腑。
除了这两个原因之外,严重呕吐、腹泻、急腹症等也会对脾胃造成损伤,并且对人体之气、全身的水液造成严重损伤。因此,对于孩子的饮食管理,家长一定要重视,保证孩子摄入均衡的营养,以防止疳证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