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是流感的高发期,特别是抵抗力较弱的孩子,应提前关注预防。若孩子出现流感发烧,一般几天能好?孩子流感发烧吃什么药效果好?一般来说,孩子在感染流感后的3-5天左右可以恢复。
流行性感冒的起病迅速,症状较重,表现为高热、头痛、乏力、全身酸痛,体温可达39-40摄氏度。这些症状通常会在2-3天后减轻,但也有时会持续到5天。如果病程超过3-5天但未见好转,就需要及时就医,因为高热持续过长可能会导致感染加重,甚至引发免疫相关的疾病。
很多家长误以为发烧会损伤大脑,但实际上,这种“烧坏脑子”的情况非常罕见,且不是由发热本身引起的。多数情况下,发热是由病毒或细菌引起的炎症反应。因此,家长在给孩子用药时,不要急于使用退烧药。一般来说,只有体温超过38.5摄氏度时,才需要考虑使用退烧药。
在用药后,要让孩子多喝温开水,以帮助药物的吸收和排泄,减少药物的毒性。需要注意的是,尽量少给孩子使用退烧针,因为这样会损伤臀大肌,同时,降温过快、出汗过多,可能导致虚脱。对于有解热药过敏史的儿童或家庭成员,不应使用退烧药。
氨酚烷胺颗粒可以缓解儿童普通感冒和流行性感冒引起的发热、头痛、四肢酸痛等症状,也可用于预防儿童流行性感冒。泰诺林混悬液则用于儿童普通感冒或流行性感冒引起的发热,但是使用时需要注意,1岁以下的儿童应谨慎使用,连续使用时间不超过3天。
发热虽然不是一种独立的疾病,但却是孩子生病的信号。如果孩子出现发热,家长不应立即给孩子使用退热药,因为这样做可能会掩盖病情,给诊断带来困难。如果孩子的体温不超过38.5摄氏度,可以尝试使用物理降温的方法,如多喝水、吃清淡食物、保持室内通风、注意散热、多睡觉等。当体温超过38.5摄氏度时,会增加孩子的不适感,并可能导致惊厥。尤其是对于大于41摄氏度的超高热,对孩子的危害较大。在这种情况下,应立即使用速效的退热药,并结合物理降温的方法,如温水擦浴、冰袋枕头、冰毯降温等,同时积极治疗原发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