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爸爸妈妈都曾有过这样的经历:当孩子看到可爱的小狗或其他小动物时,他们会央求道:“我也想养一只。”看到孩子如此迫切的神情,你是否会产生动摇:那就养一只吧。据调查,在我国,70%的家庭在孩子出生后就不会再养小动物,他们的理由是,宠物对孩子的健康有威胁。
然而,在西方国家,几乎每个家庭都有宠物。宠物在他们看来,是孩子成长过程中不可或缺的玩伴。如何保证孩子和宠物之间的安全,对于有养宠物打算的家长,确实需要一番深思熟虑。
正方观点:长期与猫、狗相处的儿童不易得病。瑞典和美国科学家合作进行的一项研究显示,养猫不一定会增加7至11岁儿童患病的风险。过敏症专家爱娃·莱马克的研究小组对瑞典2454名7至8岁的儿童进行追踪观察,并每4年为他们进行一次皮肤过敏试验,得出了这一结论。过敏症的主要原因是遗传,如果病人患有过敏症,往往是因为有家族过敏病史。因此,如果是遗传造成对宠物过敏,家中还是最好不要饲养宠物。这项研究还发现,长期与猫、狗相处的儿童反而比刚刚开始饲养宠物的儿童更不易患上过敏症。
反方观点:忙不过来,易受细菌感染。对于大多数双职工家庭来说,在决定生养孩子之前,他们把宠物当作自己的孩子一样喂养,当家中出现了两个“孩子”,一般都会出现照顾了这个,就顾不上那个的手忙脚乱现象,所以最终决定放弃养宠物。
并不是所有的动物都可以当成宠物来养,如小白鼠、小白兔、豚鼠(荷兰猪)、地鼠(金丝熊)、小松鼠等。因为这些动物在一些人畜共患病中,是重要的传染源或病原体的宿主。一旦在外界(包括家庭里)受感染,就有可能将病原体传染给人类,如鼠疫、流行性出血热、淋巴球性脉络丛脑膜炎等。
尽管饲养宠物有许多好处,但无论是爸妈还是孩子,在决定是否真的要养一只宠物时,都需要好好考虑,从心理准备和客观条件两方面来检查自己是否能够承担这份责任。
你是否勤劳?家庭中养宠物,难免会有毛发四处飞散的状况,所以你必须特别勤于清扫,以维持室内环境与空气的干净。除了要常常帮宠物洗澡外,最好也能养成摸过宠物以后洗手的习惯。
你是否能面对生老病死?家有宠物,虽然可以享受欢乐,但也必须承担它带来的麻烦与痛苦。尤其,在与宠物建立起深厚的感情以后,要接受它生病、衰老与死亡的事实,对孩子会是个很大的冲击。
饲养后要注意卫生:时刻注意宠物身体的清洁,包括宠物体毛的梳洗、爪子的整修、预防针的注射,甚至于宠物睡卧的小窝也必须勤加清理,以免感染细菌或寄生虫,殃及宝宝。当发现宠物不健康,应该及时送到动物医院治疗,及时与人隔离。尽可能让宝宝与宠物保持距离除了卫生的因素外,也是要预防宠物无心的抓伤。亲子天地热文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