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过早识字与心理疾病关系探讨

2023-12-04 09:30:42 作者:sn_lsj 144人浏览

刘戌年强调,随着我国独生子女家庭的增多,父母对孩子的培养普遍倾注了更多的精力和爱心。然而,许多家长存在一些片面甚至是错误的家庭教育观念,如认为识字越早越聪明,过重地看待孩子的学习,以及期望值过高。许多孩子被父母从幼儿园接回后并不是直接回家,而是被送往各种学习班学绘画、学钢琴,小小年纪就背负了父母过多的期望,这很容易造成子女学习压力过重,严重的会出现心理行为问题,如睡眠障碍、饮食障碍、情绪障碍(如恐惧、焦急、易怒等)、遗尿、多动和抽动(如挤眼等)。

天津市的一项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天津市2至4岁儿童各种行为问题检出率为31%,其中34%的儿童不积极参与集体活动,表现出孤独、畏缩、害羞等行为;38%的儿童具有攻击行为,表现为虐待欺侮别人,在家不听话、任性、打架或威胁他人;29%的儿童存在忧郁行为,在幼儿园或在家过度恐惧、焦虑、不活跃、有自卑感。

刘戌年认为,要避免孩子出现类似的心理行为问题,最主要的就是要重视孩子的天性,多给孩子一些自由玩耍和游戏的时间。在玩耍中,孩子们可以学会与人相处,模仿伙伴们的为人处世方法,学会忍让、宽容、合作等人际交往的优良品质和性格。家长应该在孩子的玩耍和游戏中有意识地培养孩子学习的兴趣,而不是违背孩子成长的正常发展规律,管束过严,经常打骂。这样得到的结果只能与家长的主观愿望相反。

生育帮版权文章

生育帮版权文章

文章来源www.snsnb.com网站

文章来自www.snsnb.com网站

话题: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