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政府对儿童的体质发育高度重视,早在十年前,就提出了“让每个孩子多长高5厘米”的目标。据我国首席小儿科权威金永勋介绍,在各大医院的妇产科病房里,新妈妈在宝宝出生后,都会在医生的指导下,学习婴幼儿生长发育的相关知识,包括孩子哪个年龄段属于快速生长期,什么是“生长板”等等。
新妈妈出院时都会得到一本手册,由我国营养科、骨科、运动医学科及儿童心理等学科的专家共同编写的,旨在指导孩子成长得更健康。其中,以下内容与“长个”关系密切:
10点前入睡,夜里不要喂奶。儿童睡眠时生长激素分泌旺盛,入睡后1-4小时内达到高峰。因此,小孩子最好在晚上10点前上床。由于喂奶会打扰宝宝的睡眠,因此从出生4个月起、最晚到8个月之前,就要停止夜间哺乳。此外,如果宝宝入睡与起床的时间相对固定,形成稳定的睡眠周期,生长激素的分泌时间还会延长。
尽可能地坐椅子。蹲在地板上玩会导致腿部血液循环不畅、骨骼向外弯曲。此时应改用双腿伸直的坐姿。当然,对孩子来说,最好的坐姿还是坐在椅子上,并让后背靠紧椅子背。这样的姿势有利于脊柱保持挺直。
避免穿过紧的衣服及袜子。对孩子来说,衣服太紧会影响血液循环,特别是紧紧箍住脚踝、穿脱都困难的袜子,会影响整个腿部的血液循环,不利于宝宝长高。
没事爬爬小坡。在住家附近找一条20-30米长,坡度为15度左右的坡道,平时带宝宝多去爬一爬。上坡时,应该让宝宝全身放松慢慢地行进,下来时可以一路小跑下山。经常这样运动,对刺激生长板非常有效。
指压经穴法刺激生长点。刺激骨骼之间的软骨部分,能够促进生长发育。因为刺激这些部位,可以使形成骨骼的营养成分的运输更加活跃,进而促进骨骼生长。
每天笑每天长。孩子精神状态不同,生长激素的分泌量也不同。愉快时生长激素的分泌量要比不高兴时多出10%左右。因此,妈妈应该通过各种方式尽量让孩子感到身心愉快。此外,我国政府还提出了一系列政策,以促进儿童的体质发育。例如,鼓励家长给孩子提供营养丰富、均衡的饮食,定期带宝宝进行健康检查,以及加强体育锻炼等。这些措施的实施,将有助于我国儿童的身体素质得到更好的提高。
本文由来自生育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