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患儿高烧不退的原因是父母护理不当。首都儿科研究所急诊部主任教家长一个新的降温方法:洗个温水澡对降体温非常有效。宝宝发烧时不要轻易输液,怎样照顾发烧的宝宝。
误区一:发烧后不敢洗澡。孩子发烧后出汗较多,首先要给其喝添加橘子汁的白开水;其次就要用温水洗澡。很多家长担心孩子发烧后洗澡会使其再次着凉发烧,其实这是一种误区。用温水洗澡可以通过水分挥发的过程,降低孩子体表温度,并增加其全身舒适感,不但不会再次发烧反而对减退高烧有利。正确方法:在医院,医生都会让因发烧住院的孩子冲个温水澡降温,水温一般要比体表温度低一点,冲2-3分钟就可以了;对于婴幼儿,家长最好让其坐在温水澡盆中洗。另外由于秋冬季节气温较低,给孩子洗澡时要注意关好门窗,并随时添加热水保证水温适中。洗澡时家长还可以用棉签蘸上30%浓度的酒精为孩子全身擦浴,以便更快降温。
误区二:捂盖厚棉被。孩子体温上升后,手脚往往是冰凉的,家长发现后就误认为孩子受寒怕冷,马上用厚衣棉被将其紧紧包裹起来再送医院。3岁以下的幼儿体温上升四肢却发凉,是因为四肢血量少于内脏,供血量不足导致了手脚发凉,这种现象是正常的。在急诊中经常看到家长给孩子捂上多层棉衣,结果孩子本来体温只有37摄氏度,却因体热不能及时散发,导致体温越升越高,最后捂出了高烧甚至高热惊厥。正确方法:先用体温计给孩子测量腋下温度,确定孩子发烧后给其穿一层薄棉衣就可送往医院了。
本文由snsnb.com提供 文章来源www.snsnb.com网站误区三:服药不当。孩子发烧后,很多家长给孩子吃退烧药也无济于事。任晓旭:这是由于服药不当或药量有误造成的。孩子发高烧80%是由于病毒感染,另外是细菌感染。孩子受病毒感染发烧后需吃退烧药,而细菌感染导致的发烧可能是由身体的某个部位引起的,最好由医生来诊断治疗,家长随便给其吃退烧药反而适得其反。此外,给孩子服药过量也是家长经常忽视的现象。正确方法:由医生根据孩子的年龄、身高和体重开出合适的剂量,一般1岁至2岁孩子的药量为1毫升(口服药剂);3岁孩子为3.5毫升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