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份数据调查报告显示,75.8%的孩子们认为他们的母亲需要进一步学习、提升自己的涵养。80.2%的孩子们期待他们的母亲能改变教育方式,并更多地与他们交友。67.3%的孩子们希望他们的母亲能重视个人的兴趣爱好,并给予他们单独的成长空间。然而,只有3.7%的孩子们能够接受他们母亲当前的教育方式,只有7%的孩子们认为他们的母亲能让他们产生钦佩和敬仰之情。
一位中学生在日记中写到,在他们遭受挫折、心情低落的时候,他们期待母亲的关爱和激励,但母亲却给了他们冰冷的目光;在他们满怀期待、取得成功的时候,他们需要母亲的称赞和肯定,但母亲却只说了一句“不必自豪”,吝啬地不给他们一点自信心。他们让母亲勤奋读书,用智慧和努力创造生命中最绚烂的篇章,但母亲,他们遗憾地发现,并不是他们最好的读者。
一位老母亲在“母亲素养大调研”活动中诉苦,她辛辛苦苦、费尽心血地把孩子带到初三,节衣缩食、煞费苦心地给他们提供优秀的学习培训标准,希望他能考入市重点中学,但他的考试模拟成绩却让她心碎。她每天催他早上读书,但他只说了两句话,就骂她是“女性更年期,吃饱精力过剩……”。这是上海浦东新区三林镇妇女联合会进行的母亲素养调研活动中所遇到的状况。
一边是母亲对子女成才的深深关怀,一边是孩子们对这份母爱的抵触和反抗。妇女联合会的工作人员在调研中发现,以传统观念为核心的传统式母爱,在某种程度上已经阻碍了几代人的交流,母亲和孩子,成为了两本无法读懂的书。
这次以近千名学生为目标的母亲素养调研活动,其结果让母亲们大吃一惊。31.5%的学生认为母亲缺乏风采、语言低俗、观念平凡;认为母亲需要进一步学习、提升自己涵养的占75.8%;期待母亲改变教育方式,和她们多交友的占80.2%;规定母亲重视个人兴趣爱好,给与单独成长空间的占67.3%。
然而,另一方面,只有3.7%的学生能接受母亲当前的教育方式,认为母亲能让他们产生钦佩和敬仰之情的仅占接受受访者数量的7%。在某校的“话说母爱”班会主题上,学生们坦诚了他们对母爱的观点。对尊重私人空间的孩子来说,干预私人信息的母爱是他们最无法接受的,例如偷窥日记,监听电话等。
学生们表示,他们不满意母亲过度独裁、以成材为目标的教育方式,因为这种教育方式给孩子带来了过多的压力,也遭到了认为个性发展受到限制的孩子的反抗。“我妈妈把所有的思绪和精力都花在了我身上,说实话,我认为她挺不容易的,而我就是对她尊重不起來。”“为什么一定叫我完成她当初的理想化呢?始终当我们是小孩子,始终得按她特定的方向前行,我能放纵自己。”
他们还表示,无论什么场合的过度关怀和控制等,也是他们对母亲不满意的关键因素。那么,在学生心中,理想的母亲形象是什么样的呢?孩子们给出的答案已经远远超过了传统的“母亲形象”,他们理想的“当代母亲”是这样的:懂一点电脑,化一点自然妆,少一点批评,多给点空间,有气质,爱读书,像朋友一样。
文章来源生育帮 本文由snsnb.com提供